[实用新型]禽类人工授精枪无效
申请号: | 95206770.6 | 申请日: | 1995-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1968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春;王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春 |
主分类号: | A61D19/02 | 分类号: | A61D19/02 |
代理公司: | 内蒙古哲里木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方德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禽类 人工授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殖业用具,即一种禽类人工授精枪。
人工授精是家禽良种繁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工作量比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目前,由于没有专用工具,一直用注射器代替,操作者必须用双手操作,并且需要一个助手配合。禽类的精量较小,采集比较困难,授精的剂量也不好掌握。操作时,如果将注射器前端插入母禽阴道,则很难估计输精剂量因而只好将精液滴在阴道口上,再渗入阴道,这种方式,即费时间,又不可靠。因此,市场上急需操作简便,计量准确的禽类人工授精工具。
技术方案:禽类人工授精枪主要由枪把(1)、扳机(2)、枪体(3)、吸管(4)组成,其中吸管(4)是一种中空的细管,吸管(4)后端安装在枪体(3))上,吸管(4)内有一支柱塞杆(5),柱塞杆(5)与扳机(2)上部相卡接,可在扳机的控制下在吸管(4)内移动进行作业。
在枪体(3)上,还装有调整或控制授精量的计量排精装置(11)。
柱塞杆(5)的一端在吸管(4)内,另一端伸出枪外,以便用手抽拉使吸管(4)吸入精液。
在枪体的柱塞杆(5)尾部,设有可防止柱塞回缩的止推卡板(15)。
采用上述方案制成的授精枪,只要单手持枪勾动扳机,就可以把一定剂量的精液输出,使用简便,工作可靠,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一种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
由图可见,该授精枪把(1)、扳机(2)、枪体(3)和吸管(4)组成,其吸管(4)是一支中空的细长管,吸管(4)尾端由卡帽(7)和锥形螺管(8)卡装在枪体(3)上,吸管内有一支柱塞杆(5),柱塞杆的外径和吸管内径为动配合关系。柱塞杆前端装有橡胶塞(6),与吸管内径形成弹性过盈配合。柱塞杆(5)比较长,当柱塞杆(5)前端的橡胶塞(6),处于吸管(4)最前端时,柱塞杆(5)的尾部仍伸出枪体外面,并且装有一个拉帽(17),供抽拉柱塞杆时使用。扳机(2)中部由一个转轴(19)固定在枪体(3)上,下端伸出枪外面,供手指操纵。扳机上端固连一个卡板(12),卡板中部有一方孔,柱塞杆(5)在方孔中穿过。卡板(12)与柱塞杆的轴线呈一夹角而向后倾斜,因而其方孔的两条棱角卡在柱塞杆上,勾动板机,卡板(12)的方孔即可将柱塞向前推进,柱塞杆上套有弹簧(10),顶在卡板前面,以使扳机能够回位。在枪体中部,还设有一片隔板(13),隔板(13)中部设有通孔,柱塞杆从通孔内穿过。卡板(12)上端顶靠在隔板(13)前面。为了防止柱塞杆在每次前移行程结束时,自动向后回缩,在枪体内柱塞杆的后部,又设有一个回止卡板。回止卡板(15)中部和下部各开有一个方孔,柱塞杆(5)从上面的方孔穿过,另有一个止推杆(18)从下穿过。回止卡板(15)上的弹簧(14)顶在回止卡板(15)的前面,从面使回止卡板(15)的板面与柱塞杆(5)和止推杆(18)的轴线呈一夹角而前倾斜。这样回止卡板(15)中部的方孔就卡往了柱塞杆(5),从而限制了柱塞杆(5)的回缩。柱塞杆(5)和止推杆(18)的尾部都伸在枪体之外。当需要向吸管(4)内吸入精液时,先将吸管插入精液当中,再用手把止推杆(18)向枪内侧推压,从而使止推卡板前移到与柱塞杆轴线箱垂直的位置,再用手抽拉柱塞杆(5)尾端的拉帽,即可将精液吸入吸管(4)。
本授精枪的输剂量是由柱塞杆在吸管内的前移距离决定的,而柱塞杆的前移又受板机控制,板机上部的卡板(12)沿柱塞杆轴线方向的行程即为柱塞杆的前移行程。为了限制卡板(12)的行程,在枪体(3)上,开一个长口(10),在长口(10)外侧,即枪体外面,有刻度线,长口上设有一个计量栓(11),计量栓(11)可在长口(10)上滑动,并可固定在某一位置上,计量栓一头露在枪外,可用于拨动或柠紧。另一头伸入枪体内,限制卡板(12)的行程。
工作时,可事先将精液吸入吸管,然后工作人员一手持枪、一手持禽,将吸管前端插入家禽阴道,勾动板机,即可完成一只禽的授精,非常方便,而又准确,再不用为控制剂量而费心力。每管精液可连续进行多只家禽授精作业。用完后,可清洗吸管及枪体,放好备用,也可以一次换一支吸管,以避免造成某些疾病的传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春,未经张永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6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