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欢乐球易拉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7039.1 | 申请日: | 1995-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327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14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健民 |
主分类号: | A63H5/04 | 分类号: | A63H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欢乐 球易拉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欢庆用具,具体地涉及欢乐球的易拉响装置。
大家知道,每逢节日或欢庆的日子,如春节及婚礼日,为造成欢庆的气氛,人们使用欢庆用具,如锣鼓及鞭炮发出有节奏的或爆发的声响,以示庆贺。但随着安全意识的增强,鞭炮正在被无火灾危险和对人体无伤害的欢乐球取代。但是欢乐球与鞭炮相比也有不足之处,即欢乐球一般用脚踏触响,不太方便,并有时引起楼板发声,影响邻居休息,再者,欢乐球不能象鞭炮那样连发,因而产生的欢庆的气氛也就逊色一些。
为了克服上述欢乐球的不足之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易于触响欢乐球的装置,它既不用脚踏来触发欢乐球,又能使欢乐球产生象鞭炮那样的连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即设计了一种欢乐球易拉响装置,该装置由多个触发单元组成,每个触发单元由支板、弹簧及拉绳构成,支板为长条形,在长条的一端具有弯过90°的呈方形的端件,在该端件的三个边上分别设有三个槽口,用以挂住充气欢乐球的气口端部,并使欢乐球的轴线沿支板的长轴方向布置,在支板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孔,用于通过连接件与其它触发单元形成连接,该支板还设有基本长方形的第二孔及第三孔,第三孔中有一个三角形状的加宽部分,一个与支板成一体的弹簧支轴从第三孔的一长直边垂直地伸入到该孔的三角形加宽部分,并与对边间形成一间隙;弹簧具有钩弯弧、直线部分及带支承端的弹簧圈,弹簧圈从所述第三孔的加宽部分及间隙中套到弹簧支轴上,其支承端支承在第三孔附近的支板第一面上,钩弯弧可从支板第二孔中由第一面伸出到第二面外,拉绳从支板第二面上穿过钩弯弧挡住该钩弯弧,形成该装置备用的第一状态,当拉绳被从钩弯弧中抽出时,弹簧的钩弹向欢庆球,形成该装置刺球的第二状态。
由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欢乐球易拉响装置是由多个触发单元连接形成的,并在连接后由一根拉绳来依次触发多个串联连接的欢乐球,这样,不用脚踏,只使用手拉便可形成欢乐球的连续触发,形成与鞭炮连发相似的效果。由此就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欢乐球的不足,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下将借助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欢乐球易拉响装置的特征,进一步构型和其它的优点作详细的说明。其附图为:
图1(a)及(b):本实用新型的欢乐球易拉向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个触发单元的组装图及解体图,该图的尺寸与实物相似;
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欢乐球易拉响装置工作原理的带有充气欢乐球的一个触发单元;
图3:本实用新型欢乐球易拉响装置的第一个实施方式;
图4:本实用新型欢乐球易拉响装置的第二个实施方式;
图5:图4中欢乐球易拉响装置的扩展;
图6:图4中欢乐球易拉响装置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型,图2至
6的尺寸比实物小。
参见图1(a)及(b),它们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欢乐球易拉响装置的一个触发单元的组装图及解体图。由该图中可以看出,这个触发单元A由支板1,弹簧2及拉绳3构成,支板1为长条形,在长条的一端具有弯过90°呈方形的端件10,在该端件10的三边上分别设有三个槽口15,16及17,用以挂住充气欢乐球的气口端部。充气欢乐球的挂入方向如图1(a)中的箭头所示,先将欢乐球充气口卡入槽口15中,然后经过槽口16绕入槽口17并卡入该槽口中,由此就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挂球状态,在该状态中欢乐球的轴线ZB沿支板的长轴ZA方向布置。在支板1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孔11,用于通过连接件与其它触发单元形成连接。该支板1还设有基本长方形的第二孔12及第三孔13,第三孔13中有一个三角形的加宽部分a,一个与支板1成一体的弹簧支轴14从第三孔13的一长直边垂直地伸入到该孔的三角形加宽部分并与对边间形成一间隙b。弹簧2具有钩弯弧21,直线部分22及带支承端24的弹簧圈23。弹簧圈23从所述第三孔13的加宽部分a及间隙b中套到弹簧支轴14上,其支承端24支承在第三孔13附近的支板第一面c上,钩弯弧21可从支板第二孔12中由第一面C伸出到第二面d外。拉绳3从支板第二面d上穿过钩弯弧21挡住该钩弯弧21,形成该欢乐球易响装置的第一状态,即备用状态;当拉绳3被从钩弯弧21中抽出时,弹簧的钩弹向欢乐球,形成该装置的第二状态,即刺球状态,该状态时弹簧钩的位置如图2中虚线所示,其后果将是刺破欢乐球发出声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健民,未经董健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7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