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瓦楞纸板贴合机的软性平贴式压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7282.3 | 申请日: | 199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3987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光雄 |
主分类号: | B27D3/00 | 分类号: | B27D3/00;B31F1/2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楞纸板 贴合 软性 平贴式压 着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纸板的生产设备,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瓦楞纸板贴合机的压着装置。
瓦楞纸板是广泛使用的商品包装材料,瓦楞纸板的质量与生产成本与瓦楞纸的贴合压着工艺密切相关。
现有的瓦楞纸板贴合机,将上浆后的单瓦楞纸与面纸贴合,再进行加热、压着。如图1所示的加热压着贴合机,在棉织带一类的输送带D上方设有多个依靠重力压于输送带上的重力辘C,而单瓦楞纸与面纸则叠合伸入输送带D与加热板B间,如图中A。当输送带D及瓦楞纸层A朝E方向拉动时,经过其上方重力辘C的滚动压合,令已上浆的瓦楞纸各层间相互粘结。
上述结构的瓦楞纸板贴合机的压着装置,是由重力辘的重力及由其原位滚动所产生的压力而使瓦楞纸板相互粘结成型的,由于此种技术手段造成瓦楞纸热贴合机加热过程过长,因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瓦楞纸板质量不稳定,而且瓦楞纸板贴合机本身的偏移摩擦量亦大。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进一步分析有以下四个方面。
1、重力辘C为圆筒形,压迫棉织输送带D与纸面A所产生的压力面积呈线状,故需排列设置许多重力辘,以形成足够的压着面积,因而贴合机较长,不易缩减其长度,亦间接造成机械设备、厂房及维修成本的增加。
2、滚动式重力辘在棉织输送带与纸面快速移动时会产生跳动,造成所贴合的瓦楞纸板有部分被压扁的现象,若放慢输送速度又会影响生产效率,难保两全;
3、棉织输送带D在输送宽度较窄的纸板A时,加热板B会磨损纸板两侧边使之变薄,而在生产宽纸板时因其两侧压力不足又造成纸板两侧边贴合不佳;
4、纸板与重力辘接触的部分容易形成凹入式的磨损,造成这些部分贴合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瓦楞纸板贴合机的压着装置结构,而设计一种瓦楞纸板贴合机的软性平贴式压着装置,可提供大面积的平面压着及软性均压效果,可有效缩减加热板长度,并可适应不同宽度、不同厚度的瓦楞纸板生产。
本实用新型瓦楞纸板贴合机的软性平贴式压着装置,是利用充气气囊与固定在气囊底部的软性隔热板及光滑的钢板组合成平贴式压着结构来压着上浆后的单瓦楞纸与面纸,并通过设置多个带有升降机构的上述软性平贴式压着装置,用控制各自升降的办法作压着调整,以满足不同宽度、厚度瓦楞纸贴合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瓦楞纸板贴合机的软性平贴式压着装置,通过升降机构设置于瓦楞纸板贴合机的加热板上方,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个风箱,风箱上方设有风管,风箱下方设有风口,还包括包覆在风箱下方风口上的软性气囊、固定于风箱下方软性气囊外的挠曲钢板和设于软性气囊与挠曲钢板间的软性隔热板。
所述的挠曲钢板一端与风箱通过螺丝作固定连接,挠曲钢板另一端与风箱通过弹性元件作弹性收缩连接,弹性元件包括支撑销、弹簧、螺帽和钢板与支撑销间的结合螺丝。
所述的风箱成纵向及横向排列设置在加热板上方。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背景技术瓦楞纸板贴合机压着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软性平贴式压着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软性平贴式压着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软性平贴式压着装置纵向配置示意图
图5软性平贴式压着装置横向配置示意图
图1说明前已述及不再赘述
参见图2、图3,软性平贴式压着装置主要包括箱状风箱1,风箱上方由上盖9封合,并通过止漏片10及螺丝3密闭盖合,如图3中所示。上盖中心设有风管6,风箱下方设有孔口状风口7,风箱1风口7下方结合一个软性气囊4,该气囊4可随充气或气压的增高而作适度膨胀。气囊4下方设有软性隔热板8,软性隔热板外设有一表面平滑、具有挠性的耐磨钢板2并将风箱1底部包覆。一端利用螺丝3将挠曲后的钢板锁固于风箱1下缘,另一端则以弹性元件12作弹性收缩结合。弹性元件12包括螺帽13、支撑销14、弹簧15及钢板与支撑销间的结合螺丝16。所形成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为弹性伸缩的钢板,可在承受由下而上的压力时具有适当的弹性,可产生一种顺向的弹性曳效果,防止左右移位,同时弹簧15的上拉作用可使钢板不会下垂,并与气囊共同保持应有的弹性。
由上述部件所构成的压着装置,是由一组以上的升降机构11支持的,可在必要时令升降机构11对整组压着装置作拉升或下放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光雄,未经吴光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7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电式点火射吸式割炬
- 下一篇:具有动态灯光效果的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