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墩底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7347.1 | 申请日: | 199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288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民;李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天民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安全装置,特别是电梯墩底缓冲装置。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电梯作为有效的运载工具,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但近些年来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电梯落底缓冲装置设计不合理,现有的电梯落底缓冲装置是设置在底坑的机械缓冲器,一旦电梯安全系统失灵,轿箱就高速下落与缓冲器形成机械碰撞,该缓冲器的减震作用非常有限,不能起到有效的安全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墩底缓冲装置,它能在电梯安全系统失灵时,使轿箱形成软着陆,防止撞击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电梯桥箱底端的钢板上盖固定一个钢板圆型外壳,该钢板圆型外壳作为容器其内填满空心橡胶球,其底端开有一个可插入底坑凸块的圆孔,在钢板圆型外壳内的底部还设有一个活动底座,以便在接触底坑凸块时挤压空心橡胶球。本实用新型利用空心橡胶球的缓冲作用,实现轿箱的软着陆,避免撞击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振效果好,安装简便,可与原电梯的缓冲器配套使用,可大大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在电梯轿箱底端的钢板上盖2固定的钢板圆型外壳4,该钢板圆型外壳4作为空心橡胶球3的容器,在其内填满空心橡胶球3,在其底端开有圆孔6,该圆孔6可插入底坑的凸块7,圆孔6的中心与凸块7的中心处于同一中心线,在钢板圆型外壳4内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可上下运动的底座5,该底座5一方面挡住空心橡胶球3使其不致散落,另一方面在电梯安全系统失灵轿箱下落时与底坑的凸块7碰撞以挤压空心橡胶球3,通过橡胶球的弹性作用缓冲撞击,使轿箱软着陆。底坑的凸块7可以是原机械缓冲器的凸块,钢板圆型外壳4的上端通过螺栓1与钢板上盖2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天民,未经李天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7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