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东汉张衡候风地动仪内部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5207479.6 申请日: 1995-04-08
公开(公告)号: CN2246810Y 公开(公告)日: 1997-02-05
发明(设计)人: 李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 李志超
主分类号: G01V1/18 分类号: G01V1/18
代理公司: 郑州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德芝
地址: 450003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东汉 候风地动仪 内部 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装置适用于地动仪的制造,特适用于复原东汉张衡候风地动仪。

目前陈设于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木质候风地动仪是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振铎先生精心设计制造的复原模型,外观十分漂亮,30多年来这台复原模型成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象征,为公众所接受,然而,到底原来的候风地动仪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并没有弄清楚,功能也没有达到原物的水平。王振铎先生的复原认定此物的工作原理是“倒立摆”,所谓“倒立摆”就个尖脚棒槌直立在那里,一有地震它就倒了,王振铎先生的模型中使这棒槌站在尊的中央,周围对称地设计有八大杠杆机构,棒槌倒向哪方就砸开那边的机关,使龙嘴里的球掉下来,问题是《后汉书·张衡传》中的原文说是“中有都柱”而都柱却不能说成是个倒立摆,都柱的柱是不动的构件,而倒立摆一碰就倒怎么叫柱呢?再者整个候风地动仪是个高大的铜尊,高度超过2米,最大直径1.8米,这个大铜尊本身就有二吨多重,这与那条轻盈无根的棒槌怎么也配不上,所以原张衡候风地动仪内部结构并不清楚,且这种倒立摆单一结构,这种内部结构不应是东汉张衡的原设计。

王振铎先生制出了候风地动仪是很伟大的,是了不起的贡献,但目前测震实用还有些不足,为了追根求源,再造东汉张衡候风地动仪(特别是内部装置)仍是很有必要的。

该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既简便,又灵敏,能使用,更接近东汉科学技术水平的地震仪内部装置。

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铜尊内有都柱直径0.4米,高2.3米的铜柱,重约2吨,它有个底盘,底盘下面有八个铜球均置(呈八点圆环)作滚珠,可以水平滑动,是惯性体,但是没有地震纵波冲击,它一点都不会动,因为有八个龙关从八个对称方向把它顶住了。都柱上带有八组两级放大的杠杆,那龙关是横放在铜滑槽内的铜块,一头顶在铜尊沿上,一头顶在前级杠杆的下端支点以上,两级杠杆的机械放大率达到一二百倍。也就是说,如果龙关向中心挤进0.01毫米,那条靠近都柱向下悬垂的牙机杠杆下端将向外移动1~2毫米,于是原来被牙机杠杆下端压着的龙机杠杆的尾尖便被放开,龙机杠杆以重力作用自然倾倒向外,推动铜丸下落掉入蛤蟆嘴里触击肚子里的音响器报警。龙机杠杆形状很象一条龙,它下面有两条腿,站在转轴(支点)上,尾巴尖横折又上翘,构成受控的牙。它的上身有两只“手”,是执行自锁功能的。这就是张衡传原文所说的“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要求有这种机构。我们称这种机构为龙锁。它的结构是在铜尊里,都柱外周围悬吊一水平环,该环用八条垂直细钩吊在铜尊内沿上,又有八条水平细钩牵着都柱,所以只能作小角度转动,但足够自由。环上有16个小立柱,每一对小立柱对着一龙的双“手”、龙“手”是装在龙体前的一对爪,爪是有斜缝的掌面,在向前运动时嵌入水平环上的一对小立柱,并拨动龙锁水平环转一个角度,于是其他七对小立柱与对应的龙爪偏离。就把它们锁住了。在整复时,落丸龙“手”被推复位,也把龙锁带动复位。另外,下边的八只蛤蟆,不能分离放置,应与铜尊座和铜尊制成一体,且肚子里设有音响器。

该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结合附图1、2,详细叙述如下:

在铜尊(8)内都柱(1)上,均匀固定八个铜滑槽(16),每个铜滑槽里端固定有支点1(9),每个铜滑槽中间固定有支点2(10),前级杠杆(6)下端装在支点2(10)上,龙关(3)放入铜滑槽(16),一端顶住铜尊(8)的内沿,一端顶住前级杠杆(6)下端支点2(10)的上边,另外,将牙机杠杆(2)装在支点1(9)上,牙机杠杆(2)的下端压住龙机杠杆(4)的尾尖,龙机杠杆(4)的下端装在支点3(11)上(八个支点均布),八个龙机杠杆(4)的上半部有一段为龙机身(18),龙机身前边装着一双龙手(19)(也叫龙爪),共有八双龙手(19),每只龙手上有一条斜缝,每双龙手(19)对着水平环(22)上的一对小立柱(20)(环上均置八对小立柱),八个支点3(11)均匀固定在都柱(1)的底盘(12)上,底盘(12)与铜尊座(15)中间均匀摆放着八个铜球(13)(呈八点园环),铜尊座(15)上面有位置均匀的八只蛤蟆(14),蛤蟆和铜尊座(15)与铜尊(8)制成一体,每个蛤蟆(14)肚子里设有音响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超,未经李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7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