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片式真空泵无效
申请号: | 95207706.X | 申请日: | 1995-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199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时云;潘佐焕;陈炳虎;陈翔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时云;潘佐焕;陈炳虎;陈翔桐 |
主分类号: | F04B37/14 | 分类号: | F04B37/14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肇南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真空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片式真空泵,特别是一种用在微型真空包装机上的叶片式真空泵。
构成叶片式真空泵的部件有叶片泵、电动机和向叶片泵中的运动构件提供润滑油的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由油箱、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组成,因为该油箱同叶片泵是分体设置的,连接油箱和叶片泵的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就需要一定的长度,而且是暴露式的,因此,公知的叶片式真空泵在结构上显的不紧凑,也造成微型真空包装机的机型难以进一步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叶片式真空泵。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润滑系统中的油箱安装在叶片泵的端面,供油管路、回油管路和叶片泵的出气管路布设在叶片泵的泵壳内,其中回油管路的汇油口开设在叶片泵泵腔的径向位置,且出气管路在油箱内同回油管路沟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图1的侧视图;
图3:图1的A向视图。
润滑系统是叶片式真空泵的重要部件,由油箱1、进油管路2和回路管路3组成,叶片泵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本实施例采用单作用式的叶片泵,由泵壳、泵轴4、转子5、叶片6和轴承7组成,其中泵壳内形成泵腔8,并设有抽气管路9和出气管路10,泵轴4支承于轴承7上,并同电机轴11连接,在轴承7的外侧设有油封12,本实施例中,泵壳由后端盖13、泵体14和前端盖15组成,且后端盖13安装在电动机16上,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的油箱1安装在叶片泵的端面,供油管路2、回油管路3和叶片泵的出气管路10布设在叶片泵的泵壳内,其中回油管路3的汇油口17开设在叶片泵泵腔8的径向位置,且出气管路10在油箱1内同回油管路3沟通。在本实施例中,油箱1中的润滑油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经供油管路2首先进入后轴承7和转子5中的叶片槽18,然后穿过叶片槽18进入前轴承7;润滑后流到泵腔8内的润滑油被叶片6刮至汇油口17随气流通过回油管路3流回油箱1,而被抽出的气体经过油箱1后又进入出气管路10排出泵外。为了便于掌握油箱1中的油量,油箱1还设有油标19。
上述结构的叶片式真空泵,通过油箱在叶片泵端面的侧置安装和供油、回油和出气管路在泵壳内的布设,使结构达到紧凑,因此,这种叶片式真空泵更适宜用在微型真空包装机上,并进而使真空包装机的机型更趋微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时云;潘佐焕;陈炳虎;陈翔桐,未经陈时云;潘佐焕;陈炳虎;陈翔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7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