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轮胎拆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8206.3 | 申请日: | 199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333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21 |
发明(设计)人: | 钱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国栋 |
主分类号: | B60C25/02 | 分类号: | B60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轮胎 拆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维修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应用于小型汽车轮胎的拆卸维修。
小型汽车的轮胎损坏需要修理,特别是需要取出内胎进行修补或更换时,一般先要放气,撬出锁圈,不仅维修人员体力消耗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在撬锁圈时容易伤人。CN87211899V公开的轮胎拆装器虽然具有节省人力,节省工时的效果,但由于结构复杂、体积很大、不能随车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手动轮胎拆卸装置,以克服目前人力拆卸轮胎费力和动力拆卸装置不能随车携带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手动轮胎拆卸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由与立柱2焊接一起的底板1、与底板1焊接并与杠杆6通过活动栓钉3松结合的立柱2、与立柱2通过活动栓钉3松结合并前端具有压杆7的杠杆6和与杠杆6前端紧结合的压杆7所组成。
采取以上措施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动力装置,能够随车携带。应用本实用新型拆卸轮胎,特别是小轿车轮胎,全部手工操作过程不用撬、砸动作,因而拆装轮胎既不损伤外胎止口和内胎,也不损伤轮胎。同时本实用新型造价低廉易于普及推广。
下面再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都由金属材料制成,一般以钢材制成为宜。底板1可采用厚度3毫米以上钢板,做成矩形或其他形状,为节省材料,做成矩形较好。底板1的前端距立柱2有10-30厘米,后端长度应与轮胎的半径相近。立柱2可用圆钢或钢管做成,直径应比轮胎的车轴孔稍小,一端焊接在底板1上,上部钻有能套入活动栓钉3的圆孔,以便套入活动栓钉3。套活动栓钉3的圆孔与底板1之间距离应大于轮胎的厚度,一般取30厘米左右。活动栓钉3直径为10毫米左右为好,长度取值应能套入杠杆6前端的圆孔、穿过立立柱2,末端有螺纹套入限位螺母。杠杆6可用圆钢管或较厚的钢板做成,长度为1.5米左右,顶部钻有能套入活动栓钉3的圆孔,前部钻有紧固压杆7的圆孔,该孔与活动栓钉3的距离为20厘米左右(应视不同直径轮胎具体定位)。为了便于适应多种直径大小不同的轮胎,还可适当钻一个以上圆孔5。压杆7长度为10厘米左右,通过紧固螺钉4紧固在杠杆6上,亦可以焊接在杠杆6上。压杆7下端有压嘴8,可与压杆7一起整体用较厚的钢板做成,也可以分别制成焊接而成。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先拆下活动栓钉3,将带轮圈的故障轮胎消气,套入立柱2放在底板1上,再将活动栓钉3套入杠杆6和立柱2的圆孔用定位螺母定位,然后维修人员在杠杆6末端向下压,即可使压杆7末端的压嘴8垂直向下挤压,将轮胎边缘部分压出轮圈,转动轮胎再继续可以压出其余套在轮圈内的轮胎。卸下杠杆6后,将故障轮胎翻转套入主栓2使故障轮胎的另一面向上放在底板1上,套好活动栓钉3,运用上述的挤压方法就可以把故障轮胎的另一面轮胎边缘部分压出轮圈,最后卸下械杆6,将轮胎取出即可进行有关的修理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国栋,未经钱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8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水箱干式快速测漏仪
- 下一篇:一种回波到回波式声速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