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8741.3 | 申请日: | 199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257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诚;张福长;王换玉;赵振龙;钱学梅;郝姝;王孝信;李沼;张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015 | 分类号: | A23L3/015 |
代理公司: | 兵器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巢瑞珏 |
地址: | 014034 ***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食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的装置。
食品灭菌的传统方法是加热法。加热虽能达到灭菌效果,但对食品造成了变色、变味和营养损失等不利影响。因此,近年来发展了食品高压灭菌法。高压灭菌是将食品装入高压容器中,以液体介质加压到100MPa以上,使食品在该高压下保持一定时间,从而达到灭菌目的。经高压处理后,食品中的细菌被杀死、酶失去活性,维生素等营养成份不受影响,香味和色素也均不发生变化。因而经高压处理的食品真正实现了既灭菌又能保持天然风味的目的。现有的食品高压处理装置有两类。一类是间接升压式,即压力介质由压力发生器经管路送入高压容器。另一类是压力容器内活塞直接加压式。《食品与机械》(总三十三期,1991年P38~40)介绍了一种间接升压式高压处理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压力发生器和高压容器两部分组成。其高压容器部分为高强度不锈钢制作的内外双层圆筒结构。内外筒是热套装配而成。筒体的上下盖用高强度钢板制做的叠层框架支承。该装置的使用压力为400MPa左右。由于该装置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和双层结构,因而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另外,该装置筒体上下盖的叠层支承框架结构庞大,使容器的内容积受到限制,而且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同时该装置的允许使用压力也较低,难以满足商业灭菌效果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耐压强度高,容器容积能做得较大,操作方便,生产效率较高的食品高压灭菌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升压系统由双柱塞往复式超高压增压机、进排液阀和高压管路等组成。高压容器为单层筒形结构,筒体的两端分别用密封堵头和密封元件密封。筒体的前端用螺栓与前夹板3、6和支承板5联接,前端密封堵头15由垫块2和前夹板3固定。筒体的后端与后夹板10、11用螺栓联为一体,后端密封堵头14由后夹板11固定。由升压系统输送的高压介质经后密封堵头14上的进排孔进入高压容器的筒体8,从而实现对容器中物料的高压灭菌处理。工作时,其轴向载荷最终由筒体承受。
为提高容器强度和使用寿命并减小容器壁厚,容器筒体用高强度钢制作,并经自增强处理,此时筒体的壁厚比应大于等于1.2。
为保证密封效果,筒体与密封堵头间的密封元件用三角垫17、皮革垫18和O型圈19组合而成。三角垫用钢或铜制作。
为便于包装食品装入容器和取出,筒体中设有用于盛放食品的料架。料架的结构形式可以是篮筐式、筒形或槽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容器中,其筒体为单层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筒体端头的支承结构也大为简化,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使容器的有效容积能做得较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筒体采用高强度钢制作,并经自增强处理,容器的耐压强度和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提高。另外,其支承结构也使包装食品物料装入筒体和取出更为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容器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压容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筒体两端头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截面剖视图。
如图1所示,高压容器中的筒体8为单层圆筒结构。筒体的前端与前夹板3、6、支承板5用数对螺栓4、螺母7联为一体。前夹板6固定于底板1上。前密封堵头15经前夹板3和垫块2固定。筒体后端用数对螺栓9、螺母12与后夹板10、11固定。后密封堵头14由后夹板11固定。前后密封堵头与筒体间用密封元件予以密封。筒体后端常闭。孔13为高压介质出入筒体的通路。筒体前端经常启闭,前夹板3开有圆孔,为被加工物料出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87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