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扣接结构的金属梯无效
申请号: | 95208814.2 | 申请日: | 1995-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271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15 |
发明(设计)人: | 叶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进文 |
主分类号: | E06C1/10 | 分类号: | E06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第一轻工业总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佩英 |
地址: | 台湾省基隆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金属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扣接结构的金属梯,尤指一种踏杆与梯架间以扣接方式构成的金属梯。
一般传统金属梯的两梯架与踏杆的固定方式多用螺丝与螺帽的螺固方式,这样的结构虽然组合方便,但屡受蹬踏力作用后容易出现松脱现象。后经改进成卡扣的结构(申请号:95201258,8),即各踏杆分别穿通两梯架上设的等间距的通孔,各踏杆的两端制成弯铆端并且抵扣各梯架外侧壁的外表面,各踏杆与各梯架的内侧壁内、外表面及外侧壁内表面接触处分别设成因扩孔形成的凸缘(如图4所示)。虽然卡扣结构比螺固方式牢固耐用,但是,这种结构效果的好坏与凸缘设置部位分别距离踏杆的两端尺寸精确与否有极大关系。若各凸缘与其相对应的各踏杆间的距离不精确,各弯铆端无法适当地扣定梯架。若该距离短于应有的长度,则弯铆端与梯架的外侧面造成了互相压挤而破坏弯铆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结构上的缺点,用一端有弯铆端的扣套,与踏杆端部扣接,免除因凸缘设置部位不精确造成的缺陷,并使达到更简易、更有效的结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一种扣接结构的金属梯,包括两个梯架、数个踏杆,其特征在于设有若干个筒形扣套,各扣套的外壁周围尺寸略小于各踏杆的内壁周围尺寸,且具一弯铆端,以便当该扣套与各踏杆套合时,该弯铆端扣抵各梯架的外侧面,另一端则伸过各梯架与各踏杆之各端接合处,且于各梯架与各踏杆端部接合处,各扣套与各踏杆两者一起,均设有一用扩孔制得的凸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踏杆两端为平直状,扣套套入踏杆的端部,扣套的弯铆端抵住梯架的外壁,达到梯架与踏杆结合简易又牢固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举出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1:图1为本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一扣套[3]与一踏杆[1]的一端及一梯架[2]结合一起的剖面示意图。从图1看,踏杆[1]为一中空方形杆,梯架[2]为中空长方形架体,其上设有等间隔通孔,于各梯架的外侧壁[22]与内侧壁[23]的中间部位。该通孔的形状与踏杆的外形轮廓相同,以使各踏杆的两端伸入其间,并伸出一段距离。扣套[3]为一端是弯铆端[34]的方形短管,其外壁周边略小于踏杆[1]的内壁周边,以便可以与踏杆[1]套合一体。踏杆[1]之端部平直地伸出梯架一段短距离而不设弯铆端。当扣套[3]与踏杆[1]之端部套合在一起时,扣套的弯铆端[34]便抵住梯架[2]的外侧面[22]。从图2看,用扩孔工具将踏杆[1]与梯架[2]结合的部位与扣套[3]一起制成三个凸部,分别为[1],[12],[13],与[31],[32],[33],其中凸部[11]与[31],[12]与[32],以及[13]与[33]分别作成叠合状态。扣套[3]的长度必须能伸过梯架[2]与踏杆[1]的各接合部位。
实施例2:图3为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其中踏杆[1]与梯架[2]接合部位用扩孔工具制成四个扣定部位[11]、[12]、[13]和[14],其中扣定部位[14]位于踏杆[1]的端部,因此形成一个外张的开口,而不是凸部[11]、[12]和[13]的形状。扣套[3]的外壁周边略小于踏杆[1]的内壁周边,以便可以套入踏杆[1]。由于踏杆[1]上有四个扣定部位[11]、[12]、[13]和[14],因此与梯架[2]间结合状态已够牢固,故扣套[3]不同于实施例1中设有的扩孔形成的凸部,扣套[3]的外端为一个弯折端,可避免扣定部位[14]暴露在外。从而使梯具适用者免受伤害。
下面对附图加以说明:图1为一种扣接结构金属梯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扣套与踏杆及梯架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扣套与踏杆及梯架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一种卡扣方式组合的梯具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进文,未经叶进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8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菇柄整丝机
- 下一篇:可折叠调节的双杆式自行车遮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