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起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5209474.6 | 申请日: | 199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26040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0 |
发明(设计)人: | 廖菊生;陈定华;陈兆金;肖桂生;杨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民生汽车电机厂 |
主分类号: | H02K23/04 | 分类号: | H02K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起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汽油发动机的起动装置,尤其是一种永磁起动机。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起动机朝着体积小、效率高,输出功率大的方向发展,传统使用的直接传动式起动机定子激磁为电串激励磁,由于定子有激磁线圈,因此其体积大,效率低。在中国专利92233658中公开了一种直接起动钕铁硼永磁起动机,虽然用钕铁硼磁钢代替了厉磁线圈,使起动电机的性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钕铁有硼磁钢的价格较高,从而使得起动机的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永磁起动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将每组磁钢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于相应键槽的右边,磁钢采用永磁材料制成,极靴按顺时针方向相应排列于磁钢的右边。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磁钢分为1~8组,每组1~4块,极靴数量则相对应于磁钢的组数,磁钢采用铁氧体永磁材料或钕铁硼永磁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起动电流小,起动力矩大,综合节电率高,整机成本低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永磁起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永磁起动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永磁起动机沿F—F线的剖视图。
图中,1——碳刷端盖,2——碳刷架,3——机壳,4——电磁开关,5——极靴,6——电枢,7——拨杆,8——驱动端盖,9——单向器,10——轴承,11——磁钢,12——轴承,13——缓冲弹簧,14——键槽
本实用新型永磁起动机由电机部分、单向驱动机构和驱动端盖组件构成,电机部分由电枢(6)、机壳(3)、磁钢(11)、极靴(5)、碳刷架(2)、碳刷端盖(1)、缓冲弹簧(13)、驱动端盖(8)、轴承(10)、轴承(12)组成,单向驱动机构由单向器(9)组成,驱动端盖组件由电磁开关(4)、拨杆(7)、轴承(10)和驱动端盖(8)组成,其中机壳(3)、磁钢(11)和极靴(5)组成电机部分的定子,碳刷端盖(1)和轴承(12)组成碳刷端盖组件。磁钢(11)为四块,按顺时针方向分别对称排列于键槽(14)的右边,磁钢(11)采用铁氧体永磁材料制成,中心厚度约为16毫米,充磁后用耐热胶粘结于外壳(3)的内壁上,极靴(5)数量相应为四个,极靴(5)用纯铁或15#以下普碳钢制成,起到增磁作用,用螺钉固定于定了外壳(3)的内壁并用耐热胶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粘结于磁钢(11)的右端面,后一键槽(14)则排列于该极靴(5)的右边。按铁芯槽数27槽,整流子片数27片,槽节距1—7,整流子节距1—14,每槽导体数10根,线圈每原件匝数5匝,单波绕组,线径1.0~1.5mm制成电枢(6)。将电枢(6)、定子、单向器(9)、驱动端盖组件、碳刷端盖组件、碳刷架(2)、缓冲弹簧(13)装配成本实用新型。
经实际测试,其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民生汽车电机厂,未经桂林市民生汽车电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9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