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尔夫球杆头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5209687.0 | 申请日: | 199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315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24 |
发明(设计)人: | 林申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申茹 |
主分类号: | A63B53/04 | 分类号: | A63B53/04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球杆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需要品中的一种高尔夫球的击球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可使打击者依自身所希望的方向击出更直更远的球所设计的装置。
一个典型的高尔夫球组包含了一支推杆,及被称为木杆球杆或铁杆球杆的球具组合而成,高尔夫球的打球人选择特殊球具是依据挥杆时球到达终点洞的距离及高尔夫球的仰角距离而决定,此球具组合即针对高尔夫球的特别仰角及使球能到达所要求的特别距离而设计,无论如何,当击球时,很多打球人经常有无法将球挥至希望的方向的困扰,而此困扰或许源至传统球头的特别构造。一个传统的高尔夫球头可由图1(木杆)或图5(铁杆)获知,该球头(10)、(20)包含了一个打击面(11)、(21),下导缘(12)、(22),前端(13)、(23)和后端(14)、(24),而后端(14)、(24)连接一颈部(15)、(25),球头(10)、(20)有一个球面(16)、(26),而在颈部(15)、(25)提供放置颈套的位置,藉由颈套可将中管(17)、(27)插设其中;而由后端下方的下导缘(12)、(22)及中管(17)、(27)插入线,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的角度。
由上述常用的高尔夫球头结构可知,要改变高尔夫球具对高尔夫球的有效力量均用是非常困难的,特别当打球人挥杆方向不同时,经由打球人传出的力量转换不平均地分配到各个球头的球面(11)、(21)时,此不平衡的力量会导致有较大的力量在后端(14)、(24)处,及较小的力量在前端(13)、(23),或如图2至图4及图6至图8所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上、中、下位置,因而产生的惯性力量,使得我们更难控制球头(10)、(20)的飞行方向,就结果而言,球随着打击力量和飞行距离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偏离方向,以专业而言,我们称此现象推(Push)、抽(Pull)、滑(Slick)及左曲球(Hook),然而这对初学者或非职业者在击球时,最易犯的毛病,及最不易控制的地方,就是打击面会向左或向右斜的现象,另外,通常的打击面都设计为外弧型,所以使击出的球会扩散飞出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推杆和带有内弧型打击面的球头所组成的高尔夫球杆头的改良结构,它可以使打击者更能控制球的飞行方向,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由一支推杆和球头所构成,其中球头包含有一个呈内弧型的打击面、下导缘、前端和后端,而后端连接一颈部,球头有一球面,而在颈部提供放置颈套的位置,藉由颈套可将推杆插设其中。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由于其打击面呈弧型,因此,它可使球容易朝焦点的方向直飞,让打击者更能控制球的飞行方向,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价值。
图1为已有高尔夫球组的立体图。
图2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上方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图3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中间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图4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下方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图5为另一已有高尔夫球组的立体图。
图6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上方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图7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中间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图8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下方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12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上方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图13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中间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图14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下方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18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上方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图19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中间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图20为高尔夫球落于打击面的下方位置的飞行方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申茹,未经林申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9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