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功能可控电动车无效
申请号: | 95210396.6 | 申请日: | 199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241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宽庆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73002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功能 可控 电动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控电动玩具车。
目前,市售的大多数线控电动车,它们的前转向机构一般是采用两只具有立轴的前导向轮,两只导向轮的立轴柄用一水平联杆相连接,用一电动机通过齿轮、齿条等机构来带动联杆,这种转向机构存在的问题是:前导向轮固定不稳、抗冲击性能差。其后差速机构,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双电机分别带动两后轮,由电机转速的不同来实现两后轮轮速的差异,这种结构直行效果差、前导向轮人为控制力弱、整车可操作性差;另一种是由单电机异轴带动两后轮,通过齿轮实现差速,这种方式虽直行效果好,但结构较复杂,功力经减速、差速后耗能高、车速偏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性能好、结构简单、指示——伴音同步性强、复合动作多样的全功能可控电动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全功能可控电动车由操纵器有线控制、交直流电源两用(备有配套稳压电源),车体由外壳、底盘组成,底盘由前转向装置、后驱动差速装置及指示——伴音系统组成。其前转向装置以微型直流转向电机为动力源,转向电机、皮带轮、前齿轮减速箱、转向转盘依次相连;转向转盘下面、两根横连杆之间设有转角限制轮,可将转角控制在90°以内;两根横连杆位于转向转盘与前齿轮减速箱(或双层转盘)之间,其中间部位对称固定在转向转盘上、两端分别与两只总承相连,总承连接前轮,横连杆上还设有回位簧。其后驱动差速装置是以另一微型直流驱动电机为动力源,驱动电机、后齿轮减速箱、后轮轴依次相连,后轴两端分别垂直固定有互成180°角的两轴销,两后轮分别套在后轴上、用后轮支架和轴销稳固后轮,后轮室内设计有轮档,当轴销随轴在后轮室内转动时,与轮档配合,完成驱动和无齿轮差速功能。
操纵器的两只三档开关K1、K2分别与电池组ε1、ε2及转向电源接口、驱动电源接口相连;转向电源接口、滤波电容C1、转向电机D1以及发光二极管D1′~D6′并联,与转向开关K0串联组成前转向、指示电路,K0固定在转盘上,能与之联动;驱动电源接口、滤波电容C2、驱动电机D2、发光二极管D7′~D10′并联,与前后两套电子音乐伴音装置串联组成后差速、驱动、指示、伴音电路。
由上述方案设计的全功能可控电动车,底盘设计合理,具有机动性能好、抗冲击力强、转角大、转向灵活、转动力矩大、缓冲性能好、不易卡死、驱动换向快、差速效果明显;指示、伴音同步性强、复合动作多样、操作灵活、仿真程度高、真实性强;结构简单稳固、制造成本低、工艺简便等特点,是用来模拟驾驶机动车辆的模型,也是儿童喜爱的仿真玩具。
图1为全功能可控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全功能可控电动车的底盘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操纵器和车体的指示——伴音系统的电原理图;
图6为配套稳压电源的电原理图;
图7为全功能可控双轮摩托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全功能可控三轮摩托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A-A剖视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宽庆,未经李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0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