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体可升降的转盘无效
申请号: | 95210753.8 | 申请日: | 1995-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491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金隆 |
主分类号: | A63H31/00 | 分类号: | A63H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湘根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升降 转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体可升降的转盘,是一种车体内设有与转轮相接的传动机构,属于玩具的传动机构的技术领域。
一般玩具的车体结构,单体底端设有电池盒,用导线与电机相接,电机中间的枢轴与由复数个齿轮串接而成的传动机构相接,而在传动机构前端设有凸伸在车体底端的转盘,而且该传动机构边端各枢装支轴,轴上穿设车轮,使用时利用电池带动电机和传动机构,再由传动机构使交轴与转盘转动,使车体可以前进或后退或改变行进方向,可是这种玩具的车体转盘无法缩入车体中,所以当孩童按压于车体上时,转盘会由于受压而无法转动,使与转盘枢接的传动机构受阻,造成各齿轮啮合转动困难,尤其严重的是电机会因长时间空转而烧坏,也使车体毁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体可升降的转盘,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其转盘在按压单体时可以压缩回单体中,不致不能转动,传动机构也不致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体可升降的转盘,其车体1具有一壳体11下锁固一底座12底座12一端上面设有电池座13在电池座13近旁有一箱体2,底座12在箱体2下的适当处有一容置槽15可安置转盘16转盘16内有一枢座161,其枢轴162与传动机构4相接,转盘16在枢座161旁设有车轮163,底座12的一端设有开关17。
盖体2有锁固在底座12上的框座21,框座21盖合一罩体22,罩体22有开口23可供传动机构4的一个齿轮凸露其中。
连杆8一端有向外延伸的,两侧分别设有穿孔51穿孔51内壁上设有凹入槽道52,从动轮49两侧的凸轴491可穿套片连杆5两侧穿孔51中,连杆5另一端两侧各有向外凸出延伸的轴杆53分别卡在框座21与凹槽25中,连杆5也有向下延伸的凸柱54,凸柱54另一端穿套在滑动元件6的定位孔161中。
滑动元件6是固定在箱体2下面的片体,其端有定位孔61,另一端有向两侧延伸的夹臂62,该夹臂62,该夹臀62在端边上设有向凹入相对的钩体63,而钩体63在相对的端边上设有配合止动元件7两侧面形状的凹面64,而片体的侧边上面设有一个与开关17相对的凹口65,开关17正好安置在凹口65中,在片体下面因设一凸露在底座12下面的按钮66止动元件7是凸设在底座12上的锥体,该锥体在面对滑动元件6的侧面上设有由一端逐渐向另一端扩张且呈圆弧状的凸面71。滑动元件一端的定位孔61具有由下向上逐渐向周边扩张的开口611,使连杆5下面的凸柱54可顺着定位孔61开口611内壁滑入或脱离定位孔61。
图1转盘的立体分解图
图2转盘的立体图
图3转俯视动作图
图4A连杆动作图
图4B连杆动作图
图5A侧视动作图
图5B侧视动作图
图6转盘受外力的动作示意图
兹结合附图对车体可升降的转盘的结构详细叙述
由图1、2,车体可升降的转盘,主要包括车体1,箱体2,驱动构件3传动机构4连杆5,滑动元件6,止动元件7等构件。
车体1具有一壳体11,壳体下锁固一底座12,壳体底座12一端上面设有一置放电池的电池座13,底座电池座13旁设有一箱体2,底座12在箱体2下的适当处设有一呈中空状的容置槽15,该槽中正好可安置一转盘16,该转盘16内设有一枢座161,该枢座161上设有与传动机构4相连接的枢轴162,转盘16在枢座161旁设有凸露在底座12下的车轮163,在设有置设电池座的底座12的一端设有一近箱体2的开关17。
盖体2设有锁固在底座12上的框座21,该框座21上盖合锁固有配合框座21设计的罩体22,该罩体22在适当处一设有开口23,以供传动机4的一个齿轮凸露其中,框座21周边分别设有凸耳23使螺钉24可以穿过凸耳23中螺孔而锁固在底座12与凸耳23相对的凸柱18中,使框座21锁固在车体1的底座12上,又在框座2的适当位置设有一传动构件3,数个齿轮互啮合组成的传动机构4,该传动机构4另一端枢设一连杆5,连杆5的另一端设有一向下延伸的凸柱54,该凸柱54另一端套装在置设开关17的滑动元件6中。
由图3、4A传动构件3装在箱体2的枢座21中一端用线路31与电池座13和开关17分别相接而开关17上有三个接脚171、172、173其中接脚171、172上设有与电池座13相接的线路,另一端设有由轴心延伸出来的轴杆32,该轴杆32上套有一主动轮33,主动轮33e与传动机构4中的齿轮互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金隆,未经周金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0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