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雾式食盐加碘机无效
申请号: | 95210784.8 | 申请日: | 199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287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树禹;吴延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树禹 |
主分类号: | A23L1/237 | 分类号: | A23L1/23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食盐 加碘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味品混合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在食盐中添加营养微量元素——碘的混合装置。
目前,市售的食盐粉碎加碘机,是在粉碎机的进料口上开设一小孔,让粉沫状的碘酸钾与原盐一道进入粉碎机内进行粉碎与混合的。但是,由于两者的粒度和比重悬殊很大,所以包装后,尤其是大包装,在搬运过程中便产生分级,即粒度小、比重大的碘酸钾沉于袋底,而失去匀度。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喷雾式食盐加碘机,经其加工的碘盐在搬运过程中不会产生分级,能始终保持原有的均匀度。
食用的碘不易直往食盐中添加,通常是以碘酸钾的形式加进的。众所周知,碘酸钾易溶解于水且加量甚微(碘酸钾∶盐=1∶14800)。基于碘酸钾的这一特性和添加要求,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该机由混合装置和配液装置组成,所述的
混合装置由盐仓,定容式给料机、溜管、雾化室和搅拌机自上而下串联所构成,其中雾化室的侧壁上设有伸至室内的高压空气喷管;
配液装置由配料罐和设在其上并与其连通的储水罐和微量配料机以及串联在其后并由输液管与所述的雾化室连通的溶液罐所组成,其中
所述的输液管伸至设在雾化室内的高压空气喷管的管口前并与其正交构成使碘溶液雾化的雾化喷头。当高压空气从高压空气喷管内高速喷出时,在其管口前便产生一个负压区,将含有碘酸钾的水溶液从溶液罐内吸出并喷吹成雾状,均匀地喷涂到盐粒的表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含有碘酸钾的水溶液喷吹成雾状进而喷涂到盐粒的表面,再经过搅拌机充分地搅拌,因此较现有技术不仅混合均匀,而且在包装袋内不会因搬运振动而自动分层,可始终保持原有的匀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局部1的放大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雾式食盐加碘机的喷雾混合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室6内设有三组水平分布的雾化喷头5,以提高喷涂的均匀性。其中,所述的输液管18的管口与高压空气喷管17的管口的轴向和径向距离为0~5毫米,具体数值视喷管17内高压空气的出口速度而定。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溜管3呈之字形,以降低食盐下落的加速度,进一步改善喷涂效果。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机9为管状螺旋机,其两头设有叶片,中部为一段200~400毫米长的光轴,在输送搅拌的过程中形成一段相同长度的流动的料阻过滤层8,滤除外流空气中的碘溶液,将空气中残余的少量碘溶液与食盐进行二次混合。
本实用新型上述以外的实施方法利用现有技术并参照附图进行。
以下结合附图1~5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使用方法,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雾式食盐加碘机安装于食盐加工生产线的破碎工艺之后包装工艺之前,在开机之前首做好配液和供料(食盐)的准备工作。所述的配液过程是这样实施的:清水和碘酸钾分别从储水罐11和微量配料机12按一定的比例流入配料罐13再输送到溶液罐14,然后对配料罐13和溶液罐14进行恒温加热,使碘酸钾充分地溶于水。当溶液罐14内的液面达到设定的液面高度时,便可开机。在开机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液面高度,以确保流量的稳定。
开机后,安装在支架4上的电机10驱动定容式叶轮给料机使盐仓1内的食盐均匀地下落,经之字形溜管3到达雾化室6,与其同时电磁阀7打开,高压空气从喷管17内以极高的速度喷射出,在其管口处产生一个负压区,将输液管18内的碘溶液吸出并喷吹成雾21,均匀地喷涂于盐粒22上。由雾化室6继续下落的食盐22经由电机19驱动的管状螺旋机9搅拌并向后输送,在管状螺旋机9内无螺旋叶片的一段形成一段流动的料阻过滤层8,滤除外流空气中的碘溶液,将空气中残余的少量碘溶液与食盐进行二次混合。在生产过程由流量表15监视碘溶液的流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树禹,未经吴树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0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