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式工业臭气焚烧炉无效
申请号: | 95210921.2 | 申请日: | 199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166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03 |
发明(设计)人: | 孟详和;张淑英;魏金梅;马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机电研究院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机械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德鑫 |
地址: | 100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工业 臭气 焚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机械制造领域,可燃烧工业上排放的带有蒸气的臭气,不但可分解燃烧有机物和臭气分子,而且可分解燃烧致癌物质,使气体无臭无味安全排放,是环保不可缺少的设备,广泛用于橡胶回收、骨胶生产、制革、化工、石油工业中。
在已有的技术中,国外多采用天然气和煤气作燃料,不但造价昂贵而且受到燃料源的限制,而我国则采取用水稀释后排放的办法,这种方法只降低了臭味,但仍然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缺点,采用以煤作燃料,将高温高压的热蒸气引入减压罐,经过冷却,凝结成水,再用高压泵经喷头将臭水雾化打入高温焚烧室,经过两个焚烧室的两次焚烧,使有机物和臭气分子及致癌物质分解燃烧,排出后的气体无臭无味达到安全排放的目的,经济、实用。
图1、本实用新型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面图。
图3、图1的B-B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图1、2、3示)。
1、其结构由炉体1、第一燃煤室2、第二燃煤室3、喷头4、第一焚烧室8、第二焚烧室5、扩散室7、烟道6、扦板9、加煤机10、料斗11和通风口12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燃煤室2呈曲面拱形状,并与侧面开有长槽的筒形的第一焚烧室8圆滑过渡连接,扩散室7为方形,并上面为斜面的扩散状,第二焚烧室5是长方体。(图3)
2.在上述1的技术基础上第一焚烧室8的出口端呈圆锥过渡成小圆断面的收缩状。
3.在上述1、2的技术基础上扩散室7的材料采用高温铸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2、3示)本例用于废旧橡胶的回收设备中,将该设备中的高压高温的奇臭蒸汽经管道引入减压罐,经冷却凝结成臭水,再用高压泵通过喷头4将臭水雾化喷出。燃煤式工业臭气焚烧炉的结构由炉体1、第一燃煤室2、第二燃煤室3、喷头4第一焚烧室8、第二焚烧室5、扩散室7、烟道6、扦板9、加煤机10、料斗11和通风口12组成,两台加煤机10分别为两个燃煤室2、3加煤,其速度可调,加煤量分别由两个扦板9控制,煤燃烧靠通风口12供风,燃烧后的热气流分别由两个燃煤室2、3进入焚烧室8和5,第一燃煤室2呈曲面拱形状,并与侧面开有长槽的筒形的第一焚烧室8圆滑过渡连接,扩散室7为方形,并上面为斜面的扩散状,第二焚烧室是长方体,又第一焚烧室8的出口端呈圆锥过渡成小圆断面的收缩状。喷头4置于扩散室7的出口处,逆第一焚烧室8的热气流而上,使得雾化后的臭水与热气流较为充分的混合燃烧,此时温度可达600-800℃,大量的有机物和臭气分子进行分解,经过扩散室7时,气流速度减慢,使混合气进一步均匀混合,混合气进入第二焚烧室5时,温度可达1200℃,使得致癌物质多氯联苯(PB)、二恶英、呋喃等分解燃烧经烟道6排出,排出的气体呈白色、无臭、无味不含致癌物质。扩散室7的材料采用高温铸铁,当喷头4喷出雾化的臭水有水滴落上后便于即刻再雾化燃烧。
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燃料取材方便、经济,臭气燃烧充分,达到了安全排放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机电研究院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市机电研究院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0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