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厨房垃圾处理机无效
申请号: | 95210965.4 | 申请日: | 199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186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2C18/42 | 分类号: | B02C18/4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方国成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厨房 垃圾 处理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碎机械,是一种安装在厨房水池出口处用于粉碎垃圾的机器。
厨房里各种垃圾,特别是在水池中清洗食物和餐具时的废弃物,如瓜皮,鱼骨、肉渣、剩饭、茶叶等经常堵塞下水道,或滞留在水池管道中腐烂变质发臭,以至脏水上冒污染环境。在厨房水池出口位置上设置垃圾处理机,可以使下水道畅通无阻,保持厨房卫生洁净。
已有的厨房垃圾处理机,如中国专利ZL93230618.7,ZL93210113.5,ZL93229975.X等存在缺陷,总的来说,一台处理机只有一只或一对粉碎刀,垃圾的粉碎效果不好,机器容易发生卡死和损坏刀具现象;入口部分只有硬性联接结构,不适应在强度不高的陶瓷水池上采用;另外,若有铁磁异物自入口掉进粉碎室时容易造成事故,一旦发生转盘卡死,拆卸、修复又甚为不便;再有,驱动电动机多采用带离心开关的分相式单相电动机,没有考虑定子主、副绕组的配合设计,起动性能差(起动电流大、起动转矩小,加速性能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厨房垃圾处理机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既能用于陶瓷水池又能用于不锈钢水池,能阻止铁磁异物意外落入粉碎室,具有多重多向粉碎功能,起动性能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的厨房垃圾处理机。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厨房垃圾处理机(以下简称处理机)包括入口部分、粉碎室和驱动部分,与水池联接的入口部分有软联接和硬联接两种快速联接结构,粉碎室下部有排污管,特别是入口部分装有磁性橡皮碗,当采用软联接时专门设计了快速联接软管;粉碎室中装有多重多向粉碎功能的固定刀组和旋转刀组,固定刀组安装在粉碎室壁上,旋转刀组由安装在带孔转盘上下两面的粉碎刀组成,粉碎室上部侧壁有一热水进口管。驱动部分中的驱动电动机采用专门设计的,具有高起动转矩的分相起动式单相电动机或电容起动式单相电动机。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内容和特点。
图1软联接式厨房垃圾处理机
图2磁性橡皮碗
图3固定刀组
图4旋转刀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入口部分采用软联接形式的一种方案,软联接入口部分的主体是用非磁性金属、橡胶或塑料制成的联接软管4,两端以快速联接法兰3分别与水池和处理机的粉碎室8联接并且用密封圈2密封,联接软管4的上口有塞子1,塞子1之下或在联接软管4的下口有磁性橡皮碗7(见图2)。磁性橡皮碗7用永磁磁粉与橡胶混合压制而成,大体呈碗状,中间有一大孔31,大孔外一圆周上有若干小孔33均布,大孔与小孔之间沿径向开有缝隙35,碗底形成多瓣状,永磁材料可以选用高磁能级的钕铁硼永磁。入口部分采用联接软管4的软联接时,处理机的底部有托架支持(图1中未表示)。粉碎室上部侧壁有热水进口管5(见图1),其管口有单向堵头6,防止污水和垃圾进入热水进口管5。粉碎室下部有排污管16,底部有轴向密封结构17。
入口部分之下的粉碎室8是处理机的工作区,实现多重多向粉碎功能的固定刀组9和旋转刀组12就装在这里。如图3所示的固定刀组9装在粉碎室壁41上,由套装成一体的内齿环10和端齿圈11组成,内齿环10的刀齿呈水平分布,端齿圈11为圆筒状,刀齿在其下端面上。旋转刀组12安装在电动机转轴21顶端的转盘15上。
旋转刀组12的结构,如图4所示。转盘15上开有通孔(图中未表示)。转盘15上面是旋转刀组中的可动破碎爪13,它与固定刀组中的内齿环10相对,彼此间留有间隙,可动破碎角13大体呈“冂”字形,两边的垂直部分制成齿状,水平连接部分为带孔的安装面,以短柱轴63动配合安装在转盘15上,工作时可动破碎爪13绕短柱轴63运动;旋转刀组中安装在转盘15下面的粉碎刀是拨切片14,拨切片14是两端为齿爪62的长板;齿爪62的根部相连而前部为短片状,这些短片位于垂直方向有夹角的多个平面内。
处理机的驱动部分表示在图1的下半部分,其中的核心部件单相电动机18由定子20、转子19、转轴21、外壳24组成,定子20包括主绕组和副绕组两部分,转子19为鼠笼结构,装在转轴21的中段,转轴21的顶端通过粉碎室底部的轴向密封17伸进粉碎室8。转轴21的下段装有起动开关23和触点开关25,驱动部分还有带复位开关的过电流保护器26,以及外壳底部的底盘27。整个处理机的入口部分、粉碎室和驱动部分装配成一体后用长螺栓22联结成一体。
为了改进单相电动机18的起动性能,本实用新型专门设计了两种型式的单相电动机:分相起动式单相电动机和电容起动式单相电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09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