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B超/电视两用机无效
申请号: | 95210986.7 | 申请日: | 1995-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356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5/31 | 分类号: | H04N5/3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视 两用 | ||
1、一种便携式B超/电视两用机,包括:B超部分及显示单元;
B超部分由主机机箱及装在主机机箱的电路部分组成;
所述电路部分包括超声模拟单元、数字扫描变换单元;
所述超声模拟单元由超声探头、回波接收器、放大及检波器、发射及驱动器组成;
所述数字扫描变换单元由微机控制部分、图形发生器、灰阶发生器、A/D转换电路、图象存储器、图象后处理器、信号混合电路及D/A转换电路组成;
在所述微机控制部分控制下,由所述发射及驱动器驱动所述超声探头向被测体发射超声脉冲,由所述回波接收器接收由被测体反射的回波信号经放大及检波器产生视频包络脉冲信号,该视频信号经所述A/D转换电路转换成视频数字信号并存储在所述图象存储器中,经所述图象后处理器进行插补,再经所述图形发生器配以字符,所述灰阶发生器配以灰阶显示,及上述处理的信号,三路信号输入混合电路,由混合电路输出的信号再经D/A转换电路转换成视频模拟信号,输入所述显示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单元为一微型液晶显示电视机;由所述D/A转换电路输出的视频模拟信号输至所述电视机的视频信号输入端;
所述数字扫描变换单元采用大规模逻辑阵列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B超/电视两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象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储器、缓冲器、触发器、双单稳态多谐振荡器及8路缓冲器;所述缓冲器为一四级缓冲器,其接收来自A/D转换电路的数字信号,经缓冲处理实时存入所述存储器中,再以视频扫描速度高速输出至图象后处理;
所述图象后处理由一运算器及一加法器组成;运算器和加法器同时接收来自所述图象存储器中的缓冲器的回波数据,根据插补方程计算近似值对相应象素点进行插补,运算器处理的中间数据反馈到加法器,与缓冲器输至的回波信号相加,相加结果再送至运算器;经插补的信号输入到所述混合电路;
所述灰阶发生器由两个计数器组成,计数器输出的灰阶显示信号输至所述混合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B超/电视两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机控制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及与总线连接的控制器、译码器、放大器、8D触发器、可编程存储器;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下产生扫描数据,其输出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输出所述探头的控制信号数据,所述译码器用以完成所述数字扫描变换单元的全部功能;所述触发器为用以完成系统总线数据/地址转换的8D触发器;所述可编程存储器用以存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B超/电视两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机箱开设有一可嵌设所述电视机的方槽,所述电视机以掀动方式枢接在所述方槽中;在存放状态,电视机的屏幕处于电视机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B超/电视两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视机固定在所述主机机箱中,电视机的屏幕处于电视机机箱的上表面;
所述主机机箱背面设有一与主机机箱枢接以使主机机箱斜立的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便携式B超/电视两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型液晶显示电视机的功能控制旋钮设置在主机机箱的控制面板上,扬声器设在主机机箱左上角,接收天线设在机箱面板右侧;所述超声探头的插座设在主机机箱的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B超/电视两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象后处理器中的运算器采用美国ATMEL公司的2500-25DC的集成电路,所述加法器采用型号为74LS283的集成电路;
所述灰阶发生器中的计数器采用型号为74LS393的集成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B超/电视两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象存储器中的存储器采用型号为62256的集成电路,缓冲器采用美国ATMEL公司的2500-25DC的集成电路,所述触发器采用型号为74LS74及74LS221的集成电路,8路缓冲器采用型号为74LS244的集成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B超/电视两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型号为8031的集成电路;所述控制器采用美国ATMEL公司的2500-25DC的集成电路;所述译码器采用型号为GAL16V8的集成电路;所述触发器采用型号为74L373的集成电路;所述可编程存储器采用型号为2764的集成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未经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09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