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枢轴无效
申请号: | 95211149.7 | 申请日: | 199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261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桂榕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轴。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告公开了一项公开号为CN20814460名称为枢轴的专利申请。该专利产品有一固定于固定构件上的承架,并于承架上嵌套有一轴套,轴套中套设有转轴,转轴一端可供连接于枢转构件上,另端则套设有弹簧及一定位垫片,并以一螺帽将弹簧加以压缩,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承架上,其另一端则卡设于定位垫片上形成的凸块。这种产品使转轴得于30度至135度之间以弹簧的顶制张力施力于承架而定位于任意角度上。其主要缺点:一是转轴与固定承架的联接端上设有弹簧,因此结构尺寸较大;二是弹簧在使用中较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枢轴,它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工作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予以具体描述。
图1是实施例构造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轴套俯视图,图4是转轴与轴套联接部分构造示意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端固定于固定构件上的轴套1和一端固定于枢转构件上的转轴2,其特征在于:1)轴套的另一端部开设有园柱形内腔3和自末端壁沿轴心线通往内腔的转轴垫片定位杆伸入端通孔4,园柱形内腔的径向两侧设有螺母安装通口10。2)转轴轴体另一端面沿轴心线方向设有垫片定位杆5和联接于垫片定位杆端的小螺杆6,3)转轴位于轴套内腔的前部依次套设有联接于小螺杆上的螺母7,镶于垫片定位杆上的止转垫片8,和位于止转垫片与轴套末端壁内侧面之间的环形垫片9,垫片定位杆的后部套设有位于轴套末端壁外侧面与轴体端面之间的垫片组件,该垫片组件依次为位于轴套末端壁外侧的环形垫片,止转垫片和位于止转垫片与转轴轴体端面之间的盘形弹簧垫片组11或波形弹簧垫片组。
上述的垫片定位杆的径向两侧切出垫片止转平面12,镶在垫片定位杆上的止转垫片的内孔13呈鼓形(止转垫片可沿垫片定位杆轴向移动)。
上述的环形垫片的两侧工作面分别向两侧拱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转轴(随枢转构件)转动,螺母7止转垫片8以及盘形弹簧垫片组11也在垫片定位杆5的带动下随之转动。此时,分别位于轴套未端壁的内、外侧面的两个环形垫片空套在垫片定位杆前、后部上,以减轻轴套末端壁与止转垫片的磨损。当使转轴转动的外力消除,转轴便在盘形弹簧垫片顶制张力的作用下(使枢转构件)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一是由于以轴套替代了原有枢轴构件中的承架,而且转轴的联接端部能伸入轴套的内腔,因此,结构紧凑,体积小。二是由于转轴螺母与轴套末端壁的内侧面之间设有可随转轴及螺母同步运转的止转垫片8,所以可确保转轴在转动过程不会因螺母松动而损坏枢轴。三是垫片定位杆后部的止转垫片8确保了盘形或波形弹簧垫片组中各垫片在转轴旋转过程中不会产生相对转动,相互摩擦而磨损的现象,因此扭力稳定。四是环形垫片的工作接触面较小,因此,对转轴产生的工作阻力也小,使转轴运转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运转灵活,扭力稳定,工作寿命长。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桂榕,未经陈桂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1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胶带抗张能力测试机
- 下一篇:无菌皮肤缝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