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灯无效
申请号: | 95211269.8 | 申请日: | 199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3302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泽 |
主分类号: | F21S1/12 | 分类号: | F21S1/12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灯,特别涉及一种组装方便,且在拆卸后包装,可以缩小包装体积,使运载或携带方便的立灯。
在目前现有的各种灯饰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是立灯或落地灯,这两种灯饰同属相同的结构,有些立灯或落地灯在整体上灯杆与底盘及灯头为一体,因此包装体积大,购买时携带不方便;而有些立灯或落地灯采用螺接方式,因此使用者在组装过程中,转动灯杆接合时,容易使电线在灯杆内转动,导致电线接触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立灯或落地灯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立灯,此立灯通过扣合及套接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后包装体积小,携带方便的立灯。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扣合及套接方式连接,使用者组装方便,组装时不会造成电线接触不良的立灯。
本实用新型的立灯,通过在其底盘上设有一套合槽,套合槽边缘上设有一凹槽,以供电线通过,于该套合槽中设有一对称扣钩,该扣钩间设有一弹性件,将该一对称扣钩置于内盘体上设有一对称矩形孔中,并在该矩形孔两壁设有一开沟,以供弹性件扩张处通过,该内盘体边缘设有多个螺孔,以供螺丝穿过与锥形中座体下方螺合,该中座体上方颈处设有一内凹柱槽,该柱槽中设有一嵌条及一定位孔,以套接接合元件下套合柱后端所设的一嵌合沟及前端所设的一扣肋,另在以接合元件之上套合柱后端设有一嵌合沟及前端设有一扣肋,以套合于支杆内所设突肋及定位孔中,并在该下套合柱及上套合柱两侧都设一对称突条,使接合元件紧套于柱槽与支杆中,并再于支杆上方套接一电源接合元件,于电源接合元件上设有一电源槽,该电源接合元件可套接各式灯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灯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灯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灯操作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灯组装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灯外观立体及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底盘10上设有一套合槽11,套合槽11边缘上设有一凹槽12,以供电线通过,于该套合槽11中设有一对称扣钩13,该扣钩13间设有一弹性件131,以该一对称扣钩13扣置于内盘体20上所设的对称矩形孔21中,并在该矩形孔21两壁设有一开沟211,以供弹性件131扩张处通过,该内盘体20边缘设有多个螺孔22,以供螺丝穿过与锥形中座体30下方螺合(图中未示),该中座体30上方颈处设有一内凹柱槽31,该柱槽31中设有一嵌条311及一定位孔312,以套接接合元件40下套合柱41后端所设的嵌合沟411及前端所设的一扣肋412,在接合元件40之上套合柱42后端设有一嵌合沟421及前端设有一扣肋422,以套合于支杆50内设的突肋51及定位孔52中,并在该下套合柱41及上套合柱42两侧都设一对称突条413、423,以增加接合元件40紧套于柱槽31与支杆50中,并再于支杆50上方再套接一电源接合元件60,于电源接合元件60上设有一电源槽62,以供装设电源开关,该电源接合元件60可套接各式灯头。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该内盘体20之一对称短形孔21内缘顶压底盘10中央套合槽11之一对称扣钩13时,该扣钩13向内挤压,使弹性件131向两侧扩张,此扩张处便由该矩形孔21两壁的开沟211滑入于矩形孔21中,使该内盘体20能与底盘稳固地扣合。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立灯组装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中座体30、接合元件40、支杆50及电源接合元件60的套接方式,为借助该中座体30及支杆50的嵌条311与突肋51及定位孔312、52,以套接接合元件40及电源接合孔元件60后端所设的一嵌合沟411、421、61及前端所设的一扣肋412、422、62,对于前述的套接方式,使用者在组装时能轻松,而不费时地组装,且此套接方式在拆卸时,可缩小包装体积。
如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支杆50套接数,可为单一或多数节以上的套接,以提供使用者有多种立灯的选择。
上述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不是对其的限制,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很容易进行等效结构变化,但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泽,未经林志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1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