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息手治疗仪手形垫无效
申请号: | 95211639.1 | 申请日: | 1995-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2148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柯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息 治疗 仪手形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息手治疗仪手形垫。它适用于人体各系统疾病治疗。
目前,手部治疗的方法有:手部运动、气功手疗、手穴针灸、手部点穴按摩、手穴割挑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效果较好,但操作复杂,普通人难以掌握,且不能对多个穴位及反射区进行同时系统的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的、无创伤、安全无副作用、效果好、见效快,无须训练、无须专业人员操作,人人均可使用的一种全息手治疗仪手形垫。
手是人体医学中全息胚学理论,耳、足、手之一,中医经络学说中,手有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贯通了六条经脉进行气血交换。与手反射理论一样,它们对人体各脏器等有着特定的司辖功能,因此,人体生理信息在手上都会显现,通过手这个全息理论,又经过人们长期实验,即通过手可以诊病,又可治病。
本实用新型就是根据以上原理,模拟人工按摩和针刺治疗法,通过电脉冲作用于经穴及反射区域组合的治疗处方于手上,引起信息的传递而达到治疗目的。
全息治疗仪手形垫是这样构成的,它由手形垫底托、磷铜片、导电橡胶、插头及导线组成。
按手部的治疗区域和经穴,两只手形垫各分为1’~6’及A、B8个区,每一区上都设有一块磷铜片,用导线焊在其上引出,用导电橡胶覆盖在磷铜片上,并粘接在手形垫底托上;左右手形垫上相同区号的磷铜片引线连接到各自的插头上。
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对手的几个治疗区域和经穴进行按摩,治疗病种多、疗效快、无副作用,适用面广,无须训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人人均可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 全息手治疗仪的外形图
图2 全息手治疗仪的C-C剖视图
图3 全息手治疗仪手形垫的D-D剖视图
图中:1机壳,2磷铜片,3导电橡胶,4手形垫,5手形垫底托,6插座,7插头。
由图1、2、3可见,全息手治疗仪的两只手形垫4均由手形垫底托5、磷铜片2、导电橡胶3、导线及插头7组成。
手形垫的底托5呈自然伸张开的手掌形状。按手部治疗区域和经穴,两只手形垫各分成8个区,右手分为1’~6’区及A、B区,左手分为1’~6’区及A、B区。左右手形垫1′~6′及A、B区均相应于其掌上的腕关节区、小指腹区、无名指腹区、中指腹区、食指腹区、母指腹区、掌心和大鱼际区、小鱼际区8个区。每一区上(在手形垫的正面)设置一块磷铜片2,用导线焊在其上引出。左手形垫与右手形垫上相同区号的磷铜片2上的引线接到插头7上。左右手形垫4上的插头7固定在手形垫底托5的下部反面;插座6固定在手形垫4相应于插头位置的机壳上。手形垫4通过插头座7、6与机壳相连。手形垫底托5用塑料压铸成型。为了避免磷铜片与人体的接触,用导电橡胶3复盖在磷铜片上,即将导电橡胶的边缘涂胶后粘接在手形垫底托5上;导电橡胶的形状与所划分的8个区域相似,互不相连。左右手形垫8的A、B区上的磷铜片的引线接到插头7上。导电橡胶用冲压制成。
手形垫按手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大人小孩均可使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患者选择适合自己手形大小的治疗垫,然后,双手同时放在手形垫上进行治疗。
本实用新型经北京数家医院实验证明,其治疗方法科学,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它适用于人体各系统疾病的治疗,对腰背酸痛、颈肩、腕、臂痛、肩周炎、牙痛、神经、血管性头痛、腱鞘炎,具有特效功能;对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有显著疗效。
治疗病种及治疗选择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柯,未经杨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1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