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卫生节水龙头无效
申请号: | 95213884.0 | 申请日: | 1995-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4300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燕涛 |
主分类号: | F16K5/02 | 分类号: | F16K5/02;F16K1/00;F16K3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 节水 龙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盥洗的卫生节水龙头。
传统的水龙头,开关触手部件(以下称手制)一般都设于水龙头阀体上部,且其多为螺栓升降式,即依靠旋转螺栓升降阀塞以开闭水流和调节流量。它们有如下缺陷:一是作为盥洗用龙头,存在手制对使用人的返污和交叉感染问题,不符卫生原则;因为人们的盥洗时,首先是以待洗之手触拧手制,此时手制必然被沾污;当手淋洗净后,必须关水,而关水必然要触及开时被污染的手制,即一触拧手制关水,洗净之手将复又脏了,所以,医院和公厕等场所的水龙头多放长流水。二是传统水龙头多是通过使用橡皮等材料作垫衬实现密闭功能的,这些材料在传统水龙头中十分容易被磨损,是每隔一定时间就要更换,有的甚至须将整个龙头换掉,不符合经济原则。三是传统水龙头跑、冒、溢、漏等客观浪费严重,不符合节水原则。浪费现象除了上述之外,传统水龙头作为盥洗用,在结构上的不合理性也是主要的原因:(1)当前最普遍使用的水龙头,需要拧二次甚至多次方能使阀塞升到一定的高度从而获得所期望的流量,多次拧转手制必然地延长了流水时间,在这些时间里所流出之水,实际上也被白白流掉了;(2)手制设于水龙头上方,其与出口之间形成一个间距,即盥洗之时,手从拧完手制后移至龙头出水口下受水,亦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也造成了水的不必要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盥洗使用的卫生、节水和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的卫生节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一种卫生节水龙头由手制、阀体、阀塞组成,阀体上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阀塞位于阀体之内的水道上与手制固定相连,阀体的顶部有一个阀塞装入口,用螺盖密封,在螺盖与阀塞之间设有一个弹簧;阀塞的上部为圆台,下部为圆柱体,其中通成7型水道,7型水道的一个开口在圆台斜面的中部与阀体的进水口相对应,7型水道的另一个开口在圆柱体的下端面作为出水口,阀塞与阀体的内腔紧密磨合;出水口的下端设有契口;手制为偏圆形,通过阀座下端契口的接合与阀塞固定相连在一起,位于出水口的下方。
上述的一种卫生节水龙头,偏圆手制的上方还可设一个免湿手制,免湿手制通过契口与塞阀连为一体。
采用上述结构的卫生节水龙头,由于手制设在出水口下方,因此一拧手制即可洗手或关闭,手制始终是洁净的,使用卫生,不浪费水,且不需要软性垫片,密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 实施例1卫生节水龙头的立体图
图2 阀塞3的立体图
图3 图1的剖示意图
图4 图1出水口部位的仰视图
图5 实施例2卫生节水龙头结构示意图
1螺盖, 2弹簧, 3阀塞, 4手制, 5阀体
6免湿手制, 7阀塞锥面开口, 8契口
实施例1:
参照图1-4,在阀体5上安装阀塞3、手制4、免湿手制6和弹簧2及螺盖1,手制4和6固定在契口8上,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卫生节水龙头。
使用时,拧转手制4或6使阀塞转动,当阀塞3的锥面开口7与阀体5的入水口相交时,外管道的水流进入阀塞3并随之流出水龙头出水口;继续拧转手制4或6,当两开口完全吻合时,水龙头口出水量达到最大;再继续拧转(或逆转)手制,水流则将趋小;当拧至开口完全错开时,由于锥面的紧密贴合,水流被阻断,关水得以实现。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在不需要免湿手制6的场所,去掉免湿手制,如图5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卫生节水龙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燕涛,未经朱燕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3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