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联齿差行星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95213934.0 | 申请日: | 199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233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3-27 |
发明(设计)人: | 谢俊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俊慈;兰学民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流,高爱群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联齿差 行星减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机械传动用的减速器。
传统的减速器为了达到传动比大的要求,往往采用多级齿轮传动的结构,该类减速器结构复杂、体积大,并且其零件要求加工精度高,使得其制造困难,价格昂贵。
本实用新型向公众公开一种双联行星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机壳、皮带轮、输入轴、行星架、行星轮、太阳轮及输出齿轴组成。其中机壳又由前端盖、主壳体、中隔板和后端盖组成。机壳各分部件外形为园形,其主壳体下部有一便于安装固定的底座,其后端盖有容纳皮带连接的缺口,另外,前端盖、中隔板和后端盖的中心各有一轴承座,且各轴承座中心同处一直线上。皮带轮(主动轮)位于后端盖中,其中心轴即输入轴,一头装在机壳后端盖的轴承座里,另一头则通过机壳中隔板的轴承座进入机壳腔里。在机壳腔中,由中隔板轴承座伸进来的输入轴上装有一行星架。行星架可以是园轮状,也可以是星形状,在行星架外圈上装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双联齿差行星轮,双联齿差行星轮为直柱齿轮。每个双联齿差行星轮,其啮合太阳轮的一端的轮齿,比啮合输出齿轴的轮齿要多出1—几个齿。在各双联齿差行星轮所围成的中心靠着前端盖的部位装有一太阳轮,太阳轮轮齿也为直柱齿轮,太阳轮轮齿比与其啮合行星轮的轮齿应少1—几个齿,太阳轮中心留有一供输出齿轴穿过的通孔。输出齿轴一端为齿轴齿轮,它位于太阳轮与行星架之间,该齿轮亦为直柱齿轮,其轮齿与行星轮靠行星架端的轮齿相啮合,且前首轮齿应比后者轮齿少1—几个轮齿。输出齿轴另一端通过太阳轮中心通孔及前端盖轴承座而伸出机壳之外。
本实用新型比起传统的减速器来具有下列优点:
1、速比大。由于行星轮两端轮齿,太阳轮轮齿和输出齿轴轮齿互有齿差,故而速比大。
2、齿面比压小。由于至少有三个行星轮同时传动太阳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单个传动轮齿齿面的比压。
3、体积小,运转平稳,噪音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机壳(1)。皮带轮(2)、输入轴(3)、行星架(4)、行星轮(5)、上太阳轮(6)及输出齿轴(7)组成,其中机壳(1)又由前端盖(1—1),主壳体(1—2)、中隔板(1—3)和后端盖(1—4)组成。当实施本案例时,应先预制本实用新型的各分部件,其机壳(1)的前端盖(1—1)、主壳体(1—2)、中隔板(1—3)和后端盖(1—4)是采用20号铸铁铸造的,各部中心安装的轴承齿为滚珠(或滚柱)轴承轮,其皮带轮(2)和行星架(4)是采用45号钢铸造的,其行星轮(5)、太阳轮(6)、输入轴(2)和输出齿轴(7)是采用40号铬钢制造的。当各分部件预制好之后,先将太阳轮(6)装在前端盖(1—1)上,再将输出齿轴(7)套入太阳轮(6)及前端盖(1—1)里,接着将带有太阳轮(6)和输出齿轴(7)的前端盖(1—1)安装到主壳体(1—2)上,随后将装有行星轮(5)和输入轴(3)的行星架(4)从主壳体(1—2)的另一端装入机壳内并使相关的轮齿齿面相互啮合,再其后将中隔板(1—3)套进输入轴(3)并安装到主壳体(1—2)上,最后装皮带轮(2)并装上后端盖(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俊慈;兰学民,未经谢俊慈;兰学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3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感应式霓虹灯变压器
- 下一篇:包装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