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流短路过压漏电保护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5214023.3 | 申请日: | 1995-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839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剑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H02H3/26;H02H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过 漏电 保护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带有保护功能的电源开关,特别是一种同时具有过流、短路、过压和漏电保护功能的自动空气开关。适用于220V电压,5A~20A电流。
现有的保护开关主要是过流保护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前者又分为过流保护式和过流/短路保护式。过流/短路保护开关是由双金属片过流检测装置、带铁芯的过流线圈和空气开关组成,双金属片在过流时弯曲,使开关锁定装置动作,导致开关开路。过流线圈的作用是在发生短路时产生一个足够大的磁力,使铁芯动作,连带锁定装置动作,使开关开路,实现在短路时迅速切断电路的作用。漏电保护开关则由信号检测、执行器件和自动空气开关组成,当发生漏电时,检测电路能够检测出信号,经放大后驱动执行电路(脱扣线圈)动作,从而使自动空气开关开路,实现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开关可以保护用电设备和线路的安全,但不能保护人身安全,而漏电保护开关虽能保护人身安全,但不能保护用电设备和线路。市场上出售的保护开关均属这两种之一。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它们都不能同时提供这两种保护功能。由于供电系统的故障,有时会使供电电压超过安全值,造成用电设备损坏,因此,供电开关还需要具有过压保护功能。而目前市售产品要同时提供过流、过压和漏电保护功能,则需要多个不同的保护开关串接在一起。这显然不是一种现实的解决方案。现在市场出售的产品,有的过流保护动作迟缓,误差大,容易造成用电事故;有的产品体积很大,给安装使用造成不便;有的产品的保护控制电路使用分离器件,产品可靠性低;有的产品结构复杂,造价很高。目前,市场上除了少数几种过流保护开关外,其他所有保护开关的基本部件——自动空气开关均非现代化工业生产线制造,因而具有可靠性低、使用寿命短等弊病。这说明目前市场上的保护开关尚不能完全适应安全用电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过流、过压,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的自动空气开关,它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动作灵敏,外形和安装尺寸与标准自动开关一致的特点,可以确保用电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一个带壳体的附有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开关手柄、入线压线端子和出线压线端子的过流/短路保护自动空气开关的一侧附加过压和漏电保护电路印制板、漏电保护测试开关按钮开关和过压与漏电保护电路部分的壳体,其中的过压和漏电保护电路印制板上面装有过压检测电路,漏电检测电路,放大与驱动电路及执行电路,并且其过压检测电路和漏电检测电路相连通;漏电检测电路与放大与驱动电路和执行电路相连通;执行电路与过流保护电路相连通;另外,过压检测电路分别与出线压线端子的相线L和入线压线端子的零线N相连接,入线压线端子的相线L和零线N共同穿过漏电检测电路的互感器M分别与出线压线端子的相线L和零线N相连接;漏电测试按钮开关与漏电检测电路相连接。交流电源经自动空气开关的入线压线端子输入后,从其输出压线端子输出。当供电电压升高达到保护设定值时,过压检测电路动作,将电压限制在规定值以内,同时送出漏电信号,漏电检测电路将信号送放大与驱动电路,通过执行电路驱动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动作,使自动空气开关开路,最终切断电源;当发生漏电或触电时,漏电检测电路检测到漏电情况发生,经放大与驱动电路产生驱动信号使执行电路输出过流信号,驱动过流/短路保护电路动作,使自动空气开关开路,切断电源。由于自动空气开关本身具有快速过流/短路保护功能,当发生过流或短路时,过流/短路保护电路迅速动作,使自动空气开关开路,切断电源。由于采用了快速动作开关,上述过程是瞬间完成的,因而不会对用电器和人体造成损害或不良感觉。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具有过流/短路保护功能并且符合工业标准的新型快速自动空气开关成品为主体,因此该实用新型具有开关性能好,符合工业标准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由于集过流/短路、过压和漏电保护以及自动空气开关于一体,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不能同时提供全部保护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于漏电检测电路的灵敏度设计合理并且是可调整的,因而消除了目前市场所售保护开关误动作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于信号放大和驱动电路采用了高可靠性专用集成电路和新型过压检测器件,并且在设计上重复利用各功能部件,因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以及可靠性高的特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3是本新型的原理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剑,未经王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4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