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胸鳍式音效发光海豚玩具无效
申请号: | 95214133.7 | 申请日: | 199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287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上(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33/26 | 分类号: | A63H33/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胸鳍 音效 发光 海豚 玩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豚玩具,尤指一种活动胸鳍式具有音效发光功能的海豚玩具,它包括具有海豚立体造型的外壳,位于外壳内腔的功能电路,发声器、发光器。
在一般的造型玩具中,具有音效发光设计的,其原理是在造型物中,设置一控制开关、发音装置与一发光装置,其中发音、发光装置为功能电路,如IC集成电路和发音器或喇叭、二极管电路和发光二极管,开启控制开关即可使功能电路工作,而令其发出音响、灯光效果。控制开关往往单独设置在造型外壳显眼之处。
这种设置控制开关不能与其造型整体有机地结合,特别是与其发出模拟叫声的动作相配合,而不够逼真,降低产品的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控制开关机构与其造型整体有机结合,并能做出模拟叫声动作的活动胸鳍音效发光海豚玩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它包括海豚立体造型的外壳、外壳内腔的功能电路、发声器、发光器。海豚的一对活动胸鳍,由外壳内壁延伸出的插栓、栓套定位,并由一垂杆在外壳内腔连接而相动,且垂杆与插杆之间设一复位弹簧,垂杆底部为一矩形滑块,滑块嵌入外壳内腔底部一个沿外壳中线设立的凹槽内,滑块上与垂杆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与海豚活动下颚相连的连接机构,控制功能电路的微动开关恰位于外壳内腔顶部,向下凸伸在垂杆的前上方,当海豚胸鳍向后划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垂杆及滑块向前滑动,垂杆触压微动开关,使功能电路与电源接为回路而工作,控制发声器发出模拟海豚的叫声,及作为海豚双眼的一对发光器发光,同时推动海豚活动下颚开启,做出模拟叫声动作。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控制开关机构与其造型整体有机结合,不仅能发出模拟海豚的叫声,并能产生叫声动作,形象逼真,且构件均处于外壳内腔,具有寿命长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海豚立体造型的外壳1、6,功能电路21、22,发声器24,发光器7,微动开关23,活动胸鳍31、32,滑块4,活动下颚5。其中一对活动胸鳍31,32各设有两个通孔311、321和312、322,通孔311、321分别与由外壳内壁延伸出的插栓11相对应,穿套在插栓11上而定位于外壳两侧,通孔321、322在外壳内腔由垂杆41穿套而互相连接,且垂杆41与一插杆10之间设一复位弹簧9,滑块4嵌入外壳内腔底部沿外壳中线设立的凹槽12内,只能沿凹槽12前后滑动,滑块4上与垂杆41相对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机构42,与活动下颚5上的通孔51相连接,微动开关23固定在外壳内腔顶部向下凸伸在垂杆41的前上方,当活动胸鳍31或32被动向后划动时,垂杆41及滑块4即沿凹槽12向前滑动,垂杆41触压微动开关23,使功能电路21、22与电源8接为回路而工作,控制发声器24发出模拟海豚的叫声,及作为海豚双眼的发光器7发出亮光,同时向前滑动的滑块4通过连接机构42推动海豚的活动下颚5开启,做出模拟叫声动作。由于复位弹簧9的作用,滑块4沿凹槽12向后作复位活动,带动活动胸鳍31、32向前复位划动,活动下颚5闭合,微动开关23复位,使功能电路21、22断路而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上(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上(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4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转式开合玻璃窗
- 下一篇:一种地井盖水箅子防盗锁及开启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