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梁式装配铝浮顶无效
申请号: | 95214374.7 | 申请日: | 199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215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森;姜伟刚;王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5D90/28 | 分类号: | B65D90/28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金杰,何鉴森 |
地址: | 102849***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梁式 装配 铝浮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浮顶储罐的装配式铝浮顶。
目前现有的铝浮顶主要由顶板、周边围板、骨架(又称主梁)、浮子、支柱及密封机构组成,这种装配式铝浮顶在以前的结构中,骨架与围板相连,浮子(方形浮块或筒形浮子)定位在骨架上。这种结构有这样的问题,由于骨架是由铝质型钢用螺栓联结在一起的,刚性小,影响铝浮顶的整体刚性,且使装配式铝浮顶重量大,浮力小。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加大骨架中铝型材的规格和分布密度,增加浮子的规格和数量。目前,国内以硬泡沫作浮子的装配式内浮顶采用了加密的放射形骨架与浮块相结合的结构;以浮筒作浮子的装配式铝浮顶,采用了矩形骨架与大规格浮筒相结合的结构。但上述二种结构由于没有摆脱用铝型材做骨架的模式,因而仍存在着内浮顶整体刚性差、重量大及浮力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式的无梁式装配铝浮顶结构,它能有效地提高内浮顶的整体刚性,降低内浮顶重量,增大浮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周边是相互连接的弧状(矩形、园形、方形又称浮筒)组成的方阵。两种类型的浮子经端部的盲板和筋板用大螺栓、大螺母经中间支柱的翼板紧固在一起。两种类型浮子结合的本身形成了内浮顶的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周边弧状(矩形、园形、方形、椭圆形)浮子的刚性远大于原结构的周边围板,中部筒形浮子组成的方阵与周边弧状浮子连接后,刚性远大于原结构中由铝型材组成的骨架与周边围板连接的刚性,又由于取消了原结构中由铝型材组成的骨架及周边的围板,因而降低了浮顶的重量,从而与原来同规格的内浮顶比较,在相同体积的浮子条件下,提高了浮顶的浮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无梁式装配铝浮顶的俯视图。
图2是周边弧状矩形浮子与筒形浮子连接图。
该浮顶有多个弧状(矩形、园形、方形、椭圆形)浮子(1),两端与长方形盲板(17)焊接在一起,它经密封胶板(2)用大螺栓(10)、大螺母(11)将多个弧状(矩形、园形、方形、椭圆形)浮子(1)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刚性环。筒形浮子(6)中的长形浮子(4)和短形浮子(3)的两端用园形盲板(18)经焊接形成封闭的圆筒。圆形盲板(18)上焊有筋板(8),它经支柱(9)上的翼板(7)用大螺栓(10)、大螺母(11)与弧状(矩形、园形、方形、椭圆形)浮子(1)上的一对长方形盲板(17)紧固在一起,形成刚性骨架。密封机构(16)用来防止其下环形空间的储液蒸发定为环状,设于罐壁(12)与弧状(矩形、园形、方形、椭圆形)浮子(1)之间。外侧与罐壁(12)相接触,另一侧的上面压一环形压板(15),用小螺栓(13)、小螺母(14)与弧状(矩形、园形、方形、椭圆形)浮子(1)紧固在一起。长形浮子(4)的结构与筒形浮子(6)相同,仅是长短不同。支柱(9)的上下端用小盲板焊牢,借以提高内浮顶的浮力。顶板(5)设在浮子的上面,用来防止储液的蒸发。外周压在密封机构的下面,用小螺栓(13)、小螺母(14)与弧状(矩形、园形、方形、椭圆形)浮子(1)连在一起。
整个浮顶漂浮在油罐的储液上,与储液一起升降。油罐或浮顶检修时,各支柱(9)的下端支撑在罐底板上,上端托着整个浮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院,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4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