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水封防臭地漏无效
申请号: | 95214406.9 | 申请日: | 199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2382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玉;杨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金玉 |
主分类号: | E03C1/288 | 分类号: | E03C1/288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樊华 |
地址: | 03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防臭 地漏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室内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水封防臭地漏。
现行室内排水地漏均为传统式的扣碗式结构。这种结构的地漏水封浅、存水少、间隙小有污气、易反溢、且排水不畅、清掏不便易堵塞,严重影响室内的环境卫生和人们的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地漏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现有地漏的水封深度、隔臭能力和排水性能的深水封防臭地漏。可以直接安装在现有的所有地漏中使用,对老的地漏进行改造。亦可在新建筑中采纳应用,解决防臭防堵,污水外溢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所示,制作一个主体吊桶1,在主体吊桶1的上端有一个端盖7,端盖7的中间有一个中孔,端盖7和桶壁连接形成一体,端盖7的外径大于桶径,主体吊桶1呈锥体状,在主体吊桶1的中部有一个和主体吊桶1为一体的水封隔墙3,由水封隔墙3和主体吊桶壁形成一个排水缺口2及缺园排水间隙4,在主体吊桶的上腔内装有浮球6,然后在主体吊桶1的端盖中孔处装有防反溢口圈5,其内孔直径小于浮球6的直径即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中,1为主体吊桶,2排水缺口,3水封隔墙,4缺园排水间隙,5防反溢口圈,6浮球,7端盖。
实施例:首先制作一个主体吊桶1,使端盖7在上部,其边缘突出,在主体吊桶1的中下部有一个和主体吊桶1为一体的水封隔墙3,在水封隔墙3和主体吊桶1的下端缺园处,形成排水缺口2和缺园排水间隙4,在主体吊桶1的上部装有浮球6,然后在主体吊桶1的中孔上盖有防反溢口圈5,使防反溢口圈5的内孔径小于浮球6的直径,即形成一个完整的深水封防臭地漏。
排水过程为:将本装置插人地漏大碗排水口中间,污水通过地漏水篦子、大碗进入深水封防臭地漏,经过浮球滑动污水从排水缺口溢出进入下水管排走,如遇污水返溢时,主体吊桶内浮球由于水的浮力自动向上飘浮堵住排污口,这样就避免了污水返溢现象。
本实用新型与现在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新颖,适用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直接插入所有的新旧地漏中排除污水使用。其水封深、间隙大、隔臭、防堵、排水、防返溢效果显著。
2、本装置可以随时装入取出,排水性能好,在排水过程中杂物会沉淀在吊桶底部,如遇水排不畅,只要把吊桶取出,即可方便地清理。
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拆卸式的装置,把浮球6放入主体吊桶,将防反溢口圈5压入端盖7上口部,即达到防返溢污水的效果,把防反溢口圈取下来即可方便地更换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金玉,未经杨金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4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