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管束转盘炉排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5214774.2 | 申请日: | 1995-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217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3-06 |
发明(设计)人: | 吕玉富;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玉富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富起 |
地址: | 天津市河北区金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转盘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用燃煤锅炉,尤其是一种具有竖管束及转盘炉排结构的锅炉。
目前所使用的燃煤锅炉基本上是锅筒轴心线与地平面平行设置的锅炉,其上升管布置在锅筒两侧,其上部暴露在外散热增加热损失,下部由于布管困难形成死水区,而且锅筒置于火室主燃区的上方,易产生水垢沉积出现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易形成死水区的、热损失小的竖管束燃煤锅炉。
本实用新型由主管束1、六组副管束2、炉墙3、炉壁7、炉排8、传动机构及炉基35组成,其特征在于主管束1由一根直管及16—30根副弯管组成,每根副弯管的两端与处于中间位置的直管相通连接成花篮式主管束,在主管束1的直管中间部位焊接一块带孔的隔板17,在主管束1的直管顶部有温度计口30和带安全装置的水包22。主管束1的直管下端固定在炉基35的中心孔上,并与排污管27连接,在主管束1的直管四周均匀对称焊接4块矩形挡烟板12、挡烟板12的上部与带出烟口14的炉顶相接,下部与炉排8留有一定距离,其另一侧边与炉壁7留有一定距离,在主管束1的直管上还焊接两块高低不同的挡烟板,其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带出烟口14的炉顶和炉排8留有一定空隙,另一侧边与炉壁7的内侧密接,每组副管束2由一根直管及12根弯管组成,12根弯管的两端与直管相通连接,其中有两根弯管作为炉壁7的水冷壁管,在该直管的上下端分别连接一根进水管26、出水管19、在副管束2的直管中间部位焊接二块带孔的隔板18,六组副管束2的进水管26之间互相并连,出水管19之间也互相并连,出水管19的出水口与主管束1上部水包22相连接,进水管26的进水口与外接暖气系统的回水主管24相通连接,六组副管束2均匀排列在炉壁7的内周,其下端固定在炉基35的外侧上,炉壁7共有三层,最里层为耐火折射砖,中间层为保温材料,最外层为铁板,在炉壁7的上方轴向均匀设置4个防爆门28,在炉壁7上设有检查口15、16,炉壁7固定在炉基35的外侧上,炉基35由混凝土及钢筋制成圆柱形,中间有一中心通孔,在中心通孔的周围有一周火室,该火室由炉排8分为上火室及下灰室两部分,在上火室的上部有大约1/4圆弧长的前拱4,该前拱与上火室组成燃烧室,在燃烧室前端出口处的上方设一道挡火墙5,挡火墙5的顶端与炉顶相接,挡火墙5的一侧与主管束1的直管密贴,另一侧与炉壁7的内壁密贴,在前拱4的后端有一段1/4圆弧长的后拱6,在前拱4和后拱6之间有一个进煤口和出渣口,在炉基35的中部安装大小两个同心的圆形轨道36,炉排8放置在炉基的圆形轨道36上,在圆形轨道36上有一段向下弯曲形成落灰弯道41,炉排8由圆形转盘架42及炉条片44组成,圆形转盘架42由两个同心圆环组成,在两个同心圆环之间相隔一定距离焊接炉条轴39,在圆形转盘架42内外环的下面焊有脚轮40,在其外环的下面焊有齿条50,炉条片44为扇形,其下面有两个钩脚45和两个轮脚43,轮脚43与两端轮38的轮脚轴37连接,在转盘架42的每根炉条轴39上挂钩一个炉条片44,炉条片44的脚轮43及转盘架42的脚轮40都处于炉基35的圆形轨道36上,传动机构9由带电机46的变速箱47、链条48、及链齿轮49组成,变速箱47固定在炉基35上,链齿轮49通过支架固定在炉基35上,使链齿轮49与圆形转盘架42外环下面的齿条50啮合,链齿轮49通过链条48与变速箱47中的链轮相连接,烟箱板13是一弯曲120度的弯板,两侧边分别与炉壁7的内壁和主管束1的直管密接,其端部与带出烟口14的炉顶密接,另一端与挡火墙5保持一定的距离形成返烟口29。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旋转60度角的断面图。
图3为图1的I—I横断面图。
图4为图2的II—II横断面图。
图5为炉排8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面展开图。
图7为图5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变速箱、链齿轮等件为公知件,可在市场上买到。其他各件采用金属材料焊接或连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玉富,未经吕玉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4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