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回流外循环离心泵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14901.X | 申请日: | 199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441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1 |
发明(设计)人: | 凌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玺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于坤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流 循环 离心泵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的密封领域,涉及一种离心泵的密封装置。
离心泵在工作时,依靠叶轮的高速旋转,液流由轴向吸入到径向甩出,但也有一部分散射开的液流碰撞到泵壳上,聚集在叶轮背面的区域内,这部分液体由于压力的不断增高而超出外界大气压时,就会在泵轴与泵壳的缝隙间泄漏出来,如果输送的是有毒、有害液体,就会造成严重的腐蚀和污染。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来解决泵的泄漏问题。通常在叶轮背部区域,即泵轴与泵壳的缝隙处设置一个密封函,用填料对泵轴和泵体密封函壁压紧,阻止液体的泄漏,但是采用此类密封往往由于泵轴旋转的不同心、材料老化等,使密封性能遭到破坏,因而需要经常更换填料。另外一种机械密封,虽然密封性能好,但是其造价高,使用寿命短,更换时需停泵,安装困难,而且还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密封方式,不用堵漏,而是采用一种导流的办法,利用密封函与泵头之间的压差,将泄漏在密封函中的液体吸回泵内,从而实现泵的无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利用泵体背面轴密封函与泵头叶轮中心负压区之间的压差,在其中设置一个回流外循环装置,它由集流箱和导管组成,导管的一端与轴密封函相接,另一端与泵头的负压区接通,中间串接一个集流箱,集流箱与泵头负压区之间的导管上安装一逆止阀,集流箱内设置一球状物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变了现有的泵密封方式,利用密封函与泵头之间的压差,只要增设一个外循环装置,就可以将泄漏在密封函中的液体连续不断地吸走,不用改变现有的泵,就可以实现无泄漏,免去了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中的密封填料和机械密封件,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且密封性能可靠而持久,尤其适用于输送有毒、有害液体,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医药等行业。
附图1为一种小回流外循环离心泵密封装置的总体示意图。
下面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集流箱6与导管5分别由耐腐蚀金属钛及塑料制成。密封函3的底部及泵头前进水管1上开有与导管5直径同样大小的开口,导管5的一端与密封函3接通,另一端与进水管1相通,并插入泵头的负压区形成一个回流,导管5的中部串接一个集流箱6,在集流箱6与泵头负压区之间的导管5上设置一个逆止阀8,防止因停泵,泵头压力增高而引起的倒流,导管5与密封函3、进水管1及集流箱6等处的连接均为密封连接,集流箱6内的底部出口处放置一球状物8,可用橡胶制成,用其阻隔气体。当离心泵工作时一小部分分散开的液流碰撞到泵体2上,由泵轴4和泵壳的缝隙间泄露出来并聚集在泵体背面的密封函3内时,即经由导管5、集流箱6吸回泵内,当箱内有液体时,球状物浮起,液体通过,无液体时,球状物落下将出口封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玺,未经凌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4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流式回转干燥机
- 下一篇:套筒贮料激光放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