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紧式煎药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95215021.2 | 申请日: | 199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239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0 |
发明(设计)人: | 卢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祖伟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B01D29/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向红 |
地址: | 3333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紧 煎药 过滤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紧式煎药过滤器。
目前中药材在煎药罐中一般只煎煮二次,就倒掉了,只利用了75%的药效,还有一部分药液被药渣吸收后随药渣一齐倒掉,这样中药材就给浪费掉了,十分可惜,病人也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中药材的药效得到更充分利用的压紧式煎药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挤压装置支架和支架竖杆,挤压装置支架由销轴固定在支架竖杆的上部,特征是:螺杆安装在挤压装置支架上,滤液装置安装在支架竖杆上,挤压装置可在竖直方向上升降,挤压装在滤液装置里的含有药液的中药材,被挤压出来的药液经过滤液装置过滤后从出液管中流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了挤压装置和滤液装置,只要将包煎煎煮后的药物和药液连同布袋一起放入滤液装置内,或过滤未包煎的药物时,则将药物和药液一起倒入已放在滤液装置中的布袋中后包扎起来,经过挤压装置的挤压,布袋的过滤,再通过过滤栅板、接料斗后,就能从出液管内流出清晰透明的药液。
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装置采用螺纹传动挤压,当去掉螺纹传动装置后也可用手压或重物挤压。采用挤压装置后,就能充分提取中药材内的药液,使得中药材的药效利用率在90%以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加工简单、使用方便、中药材的药效利用率高的优点,适于医院和家庭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装置由螺杆1、扳手杆2、挤压装置支架3、压板5、支承垫6、小柱塞9、活塞10和大柱塞11组成,其中,小柱塞9、活塞杆10和大柱塞11构成压液活塞。滤液装置是由过滤杯13、过滤栅板14和出液管16组成。支架由支架竖杆8、上套圈12和下套圈15组成。
挤压装置支架3由销轴7固定在呈三角形排列的支架竖杆8的上部,螺杆1安装在挤压装置3上,螺杆1中部的外螺纹与挤压装置支架3中心的螺纹相配合,螺杆1上端穿有扳手杆2,下端呈球状,装在压板5与在压板5下面的支承垫6共同构成的球形面内,压板5由二块半圆板拼合组成,压板5与支承垫6用螺钉4紧固在一起,挤压时支承垫6与小柱塞9平面接触,活塞杆10的上端固定在小柱塞9的下面,下端固定在大柱塞11的上面。
过滤杯13的上端为圆筒形,下端为圆台形的接料斗17,在接料斗17下端连接有出液管16,在支架竖杆8上固定有上套圈12和下套圈15,过滤杯13放置在上套圈12和下套圈15的圈中,在过滤杯13内装有过滤栅板14,其中,下套圈15由等边三角铁制成,过滤栅板的形状可以为多孔型、多槽形中的一种,过滤杯13的直径略大于大柱塞11的直径。
使用时,先在出液管16的下方放一盛药杯,反旋扳手杆2,使螺杆1带动压板5上升至一定距离后,取出压液活塞,然后将用布袋包扎好的经过煎煮的药物和药液放入过滤杯13内,或将未包煎过的药物和药液倒入已放在过滤杯13内的布袋中,再放入压液活塞,使大柱塞11与布袋接触,再正旋扳手杆2,使大柱塞11徐徐向下,挤出中药材里含有的药液,经过滤栅板14、接料斗17,清晰透明的药液就从出液管16流出,挤压至药液不再成线状流出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祖伟,未经卢祖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5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