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车架无效
申请号: | 95215699.7 | 申请日: | 199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288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2 |
发明(设计)人: | 邱义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心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3/02 | 分类号: | B62K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俦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尤指一种具有调整功能及避震效果的自行车车架。
自行车的组成结构中,不用说,车架是整个自行车结构最重要的基本构件之一。一般传统的自行车身车架结构大多如后述图5所示,车架本体90主要由座管91、前管92、上管93、下管94、五通管95及后叉96等管件组成;其中,座管91呈微倾斜竖立设置形态,其下端焊固在五通管95顶面上,且上端开口处设有一对迫紧耳912,供座垫底部的座垫螺丝穿设固定,前管92亦呈倾斜竖立设置形态,并使上管93及下管94呈分别上、下分布形态,相对接在座管91与前管92之间,而后叉96的上端及前端则分别固设在座管91及五通管95后方,供与后轮及载物架等配件组装,构成如图5所示的自行车车架90。
前述传统自行车车架的结构设计虽已沿用多年,然而在使用实施上产生诸多的缺点与不便,现参看图5,列举如后:
(1)车架规格固定,无法密切配合实际使用需要。传统自行车车架本体90的所有管件均为固接形态,使得整个车架的规格形态完全固定,无法进行任何的调整,缺乏广泛的适用性;对于消费者而言,往往须花费很多的心思去找寻最适合自己身材体型的自行车,而且消费者购买后常常会发现规格仍不甚配合,此外对于自行车行业者而言,为了配合消费者的需要,必须开发设计出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自行车车架,导致自行车成本增加。
(2)车架本身不具避震效能。传统自行车车架本体90的前管91底端直接固设在五通管95顶面上,使得组装在前管91顶端的座垫完全得不到避震效果,无法满足日益受重视的骑乘舒适性要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格可灵活调整且避震效果好的自行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车架,其车架本体主要包括前管、上管、下管、五通管、后叉及座管等管件,其中,上管及下管的前端分别以水平及斜伸状态接在前管的后缘上,并使下管的后端接在五通管前缘上,而后叉的前端固接在五通管的后缘上,其特征在于上管的后端为开口形态,并使后叉的上端直接接在上管后端下缘,座管具有规格长度,且于前侧管面垂直接一定位穿管,该定位穿管的管径恰与上管的内径配合,使其可由上管的开口端穿入且相对迫紧定位,以将座管固设定位在上管的后方。
前述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上管是由开口端穿入衬设管径相同于上管开口端内径的直顺形套管,并使座管的定位穿管由套管后端穿入而定位在上管后方。
前述自行车车架,其特征还在于套管的周面适当位置环设阶级形态的抵缘,供上管开口端靠抵焊接接合。
前述自行车车架,其特征还在于套管在后开口端上缘开设一道剖开缝,并在该剖开缝两边一体相对凸设具有锁孔的迫紧耳,供定位穿管穿设的螺锁迫紧。
前述自行车车架,其特征还在于上管在开口端上缘开设一道剖开缝,并在该剖开缝两边一体相对凸设具有锁孔的迫紧耳,以供定位穿管穿设的螺锁迫紧。
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上述结构设计,故在使用上具有如下所述的优点:
(1)车架规格可依实际需要灵活调整,符合各种体型骑乘者的使用需要;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座管17以前伸的定位穿管18穿设结合在自行车上管12的后方,因此,只要利用变化定位穿管18穿伸在上管12、套管16的长度,便可依骑乘者的需要而灵活调整变化座管17与自行车手把的距离,配合座垫19以座垫螺丝192使结合在座管17的定位高度变化,便可调整出最适合骑乘者身材体型的车架规格形态,具有广泛且灵活的适用性,并且大幅降低自行车业成本开支,具有产业利用价值。
(2)车架本体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如后述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供与座垫19结合的座管17,是以前伸的定位穿管18结合定位在上管12后方,且位于车架本体10的前管11、上管12、下管13及后叉15之间,形成一种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平衡架构,而且座管17下端为自由端形态,因此,自行车前、后轮及五通管14的受力不会直接作用于骑乘者坐的座垫19,配合各管件微量的挠性变化的吸震作用,使得车架本体10具有良好的缓冲避震效果,满足骑乘舒适性的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对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用以说明本创作构件的相对关系及组合形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本创作组成构件的结构形态及组合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带局部剖面的视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形态及调整动作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心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一心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5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