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侧边牵引件的座无效
申请号: | 95216021.8 | 申请日: | 1995-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268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15 |
发明(设计)人: | 江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枝昌 |
主分类号: | A45C13/00 | 分类号: | A45C13/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侧边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的附件,尤其指牵引件为外露式的牵引件座。
目前,常用的行李箱,如图1所示,由于体积相当大,大多数在壳体2底部设置若干滚轮3,而在其侧边设有一带状的牵引件4,供使用者拖拉该行李箱前进,而牵引件4分为可收缩式(成本高)和外露式两种;常见的外露式牵引件4均具有一软质的身部5及设在前端的一扣件6,该扣体6上设有一推钮7,以控制该扣件6形成封闭的环状或形成一缺口,便于扣住予设在该行李箱1便边的一固定杆8上,或由其上脱离。
该牵引件4使用上尚待改善之处主要有二:其一由于扣接或释放时均必须推拔该推钮7,因此,使用上并不方便;其二由于该扣件6具有相当的长度,因此会突出在该行箱1外,而显得相当不美观,并会造成不正常的碰撞。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李箱侧边牵引件的座,在贴靠在行李箱壳体部位的固定部、档止部与括动部之形成一环圈部位,受压后该环圈能形成一缺口,使牵引件可方便地套进或脱出环圈,并且结构简单又减少突出在行李箱侧边外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行李箱侧边牵引件的座,它包括固定部、挡止部及活动部,其中,挡止部是从固定部下端先朝外,再朝上的弯曲板,且其末端内侧与固定部外侧相间隔,活动部是一端以摆动区轴心,枢接在固定部上端,而另一端外侧低数在挡止部的内侧。上述固定部是一平板。上述固定部是由挡止件的第一底部和活动件的第二底部压制组成。上述括动部的摆动区受其内侧弹簧力向外摆动抵靠挡止部的内侧。上述挡止件的第一底部呈环状。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用方便,结构也简单,突出在行李箱侧边外的高度也减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现有技术行弛箱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第一实施例,如图2、3所示,牵引件座10可嵌置于一行李箱壳体20上所予设的一凹孔22中、且一体成形方式制成,而具有一固定部12、一挡止部14与一活动部16。
固定部12呈平板状、且可贴靠在该凹孔22的底部上。
挡止部14呈弯曲状(弯内板)且由固定部12的下端先朝外、再朝上延伸适当长度,使其末端与该固定部12外侧相隔一段距离、且朝向固定部12的端面处,设有若干个凸齿141。
活动部16具有适当长度与宽度的块状,而对应在固定部12的外侧,其一端藉由一厚度较小的摆动区161为轴心枢接在固定部12的上端,而另一端则朝下延伸、并使其末端介于各固定部12与挡止部14之间、且其朝外的端面上设有与该凸齿141对应的若干凹槽162。该摆动区161具有适当的弹性(本身是弹性体或加弹簧),使活动部16以摆动区16为轴心始终朝外摆动。
另外,牵引体座10上另设有一对第一穿孔17与一对第二穿孔18,该第一穿孔17系分别贯穿该固定部12的上、下端,而第二穿孔18则贯穿挡止部14与括动部16,对应在第一穿孔17外的部位,供使用者用适当的工具(图中示示),经由第二穿孔18,将一对螺丝19分别经由第一穿孔17,而将牵引座10锁固在行李箱壳体20的凹孔22中。
使用时,使用者可手持前端有一环扣32,后端有一软质织带34的牵引30(如图4所示),并且以环扣32前端推压活动部16,迫使其向内摆动一段距离(克服摆动区16的弹簧力),使活动部16末端与挡止部14末端间形成一间隙,以供环扣32嵌入由固定部12、挡止部14与活动部16形成的封闭环圈内(此时活动部16又回复至抵住挡止部14的状态),藉此牵引件30,即可保使用者拉动、且带动行李箱移动、且不会脱落。当使用者欲取下牵引件30时,则只需按压活动部16,以摆动区161由轴心朝内摆动,即可供环扣32脱离在牵引件座10之外。
第二实施例,如图4、5所示,牵引件座10的挡止件40具有第一底部42其略呈环状而具有一朝上的缺口44,该挡止部14即由第一底部42的下端外侧弯曲朝下上、且延伸适当长度。
括动件50具有第二底部52,其略呈平板状,而可贴靠在第二底部42的内侧,该活动部16即设在第二底部52的上端。
当活动件50设在挡止件40内侧时,设第一底部42压制在第二底部52的外侧,共同形成第一实施例中的固定部12,并可藉由贯通其两侧边的螺丝54,使第一底部42和第二底部52固定在行李箱壳体20上;同时,活动部16则可经缺口44,略为朝外延伸至挡止件40的第一底部42与挡止部14之间,并使活动部16末端的外侧底住挡止部14的末端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枝昌,未经江枝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60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油水型烧烤及汤涮两用火锅
- 下一篇:一种塑木空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