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引擎悬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16429.9 | 申请日: | 199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4045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炎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00 | 分类号: | B60K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引擎 悬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引擎悬架装置。
一般引擎在加速时都会产生震动,而与引擎外部结构相连接的构件亦会间接产生震动,尤其是加速时会有使引擎前部往上抬及减速时引擎吊架往前摆动的现象发生,无形中增加车子结构的耗损率。
有鉴于此,为改进上述习用装置构造的各种缺点,设计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引擎悬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引擎悬架装置,在车体车架的适当处横置一连杆式的引擎吊架,该引擎吊架与引擎锁固,而在该引擎吊架的任一侧装置有一止动橡皮,当引擎开始使用并加速时,会产生一扭矩而使引擎往上抬,此时,即可藉由与车架的托架作用的止动橡皮,吸收引擎所产生的冲力,而降低引擎往上抬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引擎悬架装置,其中,在引擎吊架中间连杆部位另设有一止动橡皮,藉由该止动橡皮与车架的横杆作用,而防止引擎及引擎吊架在静止或减速时往前摆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引擎悬架装置,包括有车体车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引擎吊架及止动橡皮;其中:
该引擎吊架在其二侧处各设有结合孔,藉由该结合孔使引擎吊架横设在车体车架上,而在该引擎吊架中间的连杆部分设有相对的肋板,该肋板与引擎所延伸的凸耳锁设在一起,而在引擎吊架相对于车架的托架位置处设有一止动橡皮,该止动橡皮与车架的托架相贴合,另,在引擎吊架相对于车架的横杆位置处亦设有一止动橡皮,该止动橡皮与车架的横杆相贴合。
所述的摩托车引擎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引擎吊架为一种连杆式的设计。
所述的摩托车引擎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引擎吊架二侧所设的结合孔的内缘设有止动橡皮。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于车架处横置一连杆式的引擎吊架,该引擎吊架与引擎锁固,而在该引擎吊架之任一侧装置有一止动橡皮,该止动橡皮与车架的托架作用,另,在引擎吊架的中间连杆部位另设有一止动橡皮,此止动橡皮并与车架横杆作用,当引擎加速时,会产生震动并使引擎往上抬,此时,即可藉由与车架的托架作用的止动橡皮,吸收所产生的震动,而降低引擎往上抬的现象,另,藉由引擎吊架的中间连杆部位所设的止动橡皮,使其与车架的横杆作用,而防止静止时或减速时引擎及引擎吊架往前摆动的现象。
为使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作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图示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新型与引擎结合的示意图。
请参阅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引擎悬架装置,主要包括有车体车架1、引擎吊架2及止动橡皮3等构件;
其中,请参照图1、3所示,该引擎吊架2为一种连杆式的设计,其在二侧设有结合孔21,该结合孔21的内缘设有止动橡皮3a,以减缓引擎4所产生的振动,而在该引擎吊架2中间的连杆22部分设有相对的肋板23,在该等肋板23上各设有轴孔231,另于引擎吊架2相对于车架1的托架5的位置处设有一止动橡皮3,使止动橡皮3与车架1的托架5作用,另,在引擎吊架2相对于车架1的横杆6位置处亦设有一止动橡皮3b,使止动橡皮3b与车架1的横杆6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请参照图3所示,其中该引擎4设有二引擎凸耳41,该二引擎凸耳41是分别位于引擎吊架2所设的二肋板23之间,且紧邻于该二肋板23,而在引擎凸耳41相对于肋板23所设的轴孔231位置处设有穿孔411,且该穿孔411之内缘设有止动橡皮3C。
本实用新型组合时,请参照图1、2、3所示,其中该引擎吊架2是横设于车体车架1上,并从结合孔21上藉由螺栓7,使其与车体车架1结合,而设在引擎吊架2连杆22部位的肋板23,则藉由一螺栓8穿过肋板23所设的轴孔231及引擎凸耳41所设的穿孔411,并由一螺帽81锁固住,使引擎4锁设在引擎吊架2上,且由于该引擎凸耳41所设的穿孔411内缘设有止动橡皮3c,可藉由该止动橡皮3c,以缓冲引擎4所产生的震动传至引擎吊架2上,而当组合好时,其设在引擎吊架2上的该等止动橡皮3、3b,则恰与其所对应的车架1的托架5及车架1的横杆6相贴合或相对应,藉由该止动橡皮3、3b以作为缓冲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6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能热化反应炉
- 下一篇:拉杆万向多功能立体几何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