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向钢筋电弧电渣压力焊机无效
申请号: | 95216479.5 | 申请日: | 199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348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11 |
发明(设计)人: | 侯启孝;张震;何永志;丁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28/00 | 分类号: | B23K2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 钢筋 电弧 压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向钢筋电弧电渣压力焊机,系进行竖向钢筋连接的设备,它由焊接电源(1)、焊接机头(2)、控制箱(3)、操作盒(4)和焊接电缆(5)组成。
在CN88201595U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设备,它由控制箱、焊机、夹具三部分组成,其控制系统采用逻辑电路和发光二极管指示灯,夹具电极间绝缘处理在滑套上,上钳口用杠杆一齿轮,齿条传动,夹具仪表板安装在主导杆上端的凹槽内,不足之处是未区分通电施焊的燃弧阶段和电渣阶段,更未对该两阶段分别定时,致热输入不易准确掌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借助集成定时器对燃弧阶段和电渣阶段分别自动定时的竖向钢筋电弧电渣压力焊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的焊接机头(2)的上下卡具(6)卡住上下钢筋(7),两钢筋(7)端头间放一引弧用的细铁丝球,周围套以焊剂筒(8),上下钢筋(7)又通过焊接电缆(5)连至焊接电源(1)的输出端。施焊时揿合操作揿钮(9),通过继电器(10)、接触器(11)使焊接电源(1)得电,从而在上下钢筋(7)端头间引燃电弧(12),燃弧持续时间由控制系统中的集成定时器确定,到时集成定时器向蜂鸣器(13)供电使其鸣响约1秒钟,此时操作螺旋移位机构将上钢筋下移使电弧(12)熄灭转入电渣(15)阶段。燃弧电压和电渣电压通过电压表(16)观察并借助调节上钢筋的位置来保持。电渣持续时间亦由集成定时器确定,到时它再度向蜂鸣器(12)供电使其鸣响。此时操作螺旋移位机构(14)将上钢筋迅速下压(同时揿断操作揿钮(9)使系统断电),于是两钢筋(7)端头焊合成焊接接头(17)。
本实用新型其根据钢筋直径对焊接过程燃弧阶段时间和电渣阶段时间分别自动定时的装置是集成定时器,该集成定时器的核心系时基电路“555”或“556”。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是竖向钢筋电弧电渣压力焊机在施焊时各构件和环节相互关系的框图。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是竖向钢筋电弧电渣压力焊机的电气原理和运作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焊接机头(2)由卡具(6)、螺旋移位机构(14)和焊剂筒组成。控制箱(3)含接触器(11)、控制变压器(18)、电路板和用于预置钢筋直径的双连波段开关和双电阻串(19)、(20)。操作盒(4)含操作揿钮(9)、电压表(16)和蜂鸣器(13)。焊前先将焊接机头(2)的下卡具卡在下钢筋上,再将上钢筋装卡在焊接机头(2)的上卡具中。在上下钢筋(7)端头之间放一细铁丝球供引弧用。将焊剂筒(8)套在上下钢筋(7)端头周围,筒内注满专用焊剂。合上电闸(21)、控制开关(22),此时控制变压器(18)得电,其次级输出12伏电压,经全桥整流器(23)整流、电容(24)滤波后供给控制电路。施焊时揿合带锁的操作揿钮(9),继电器(10)得电,其常开触点(25)吸合,接触器(11)得电,其常开触点(26)吸合,焊接电源(1)得电,输出焊接电压。上下钢筋(7)之间的细铁丝球在高电流密度下被楞茨一焦尔热熔爆并立即引燃电弧(12)。焊接过程进人燃弧(12)阶段。同时,时基电路“555”(27)立即得电。“555”(27)的(2)脚立即输出低电平。同时,电容(28)开始通过电阻(29)和由双连波段开关调节的电阻串(19)充电,于是“555”(27)的(2)脚和(6)脚电平逐渐下降。观察电压表(16)的读数,通过螺旋移位机构(14)调节上钢筋的位置使电弧电压保持在40—45伏上下,经过时间1,1×[(29)+(19)]×(28)后,“555”(27)的(2)脚和(6)脚上的电平降至<1/4Vcc,“555”(27)的(3)脚的输出翻转为Vcc的高电平,使双时基电路“556”(30)得电。此时“556”(30)的(6)脚、(2)脚为低电平故其(5)脚输出高电平,经二极管(31)使蜂鸣器(13)第一次鸣响。“556”(30)的(8)脚和(12)脚此时为高电平。接着,电容(32)通过电阻(33)充电,电容(34)通过电阻(35)和由双连波段开关调节的电阻串(20)充电。此时通过螺旋移位装置(14)使上钢筋位置下移,电弧(12)熄灭,进入电渣(15)阶段。根据电压表(16)的读数确定上钢筋下移到的位置,使电渣(15)电压保持在20—25伏上下。经过时间1.1×(32)×(33)(约1秒钟)后,电容(32)上的电压充至>2/3Vcc,“556”(30)的(6)脚和(2)脚电平升至>2/3Vcc,使(5)脚的输出翻转为低电平,蜂鸣器第一次鸣响结束。随着电容(34)的充电,“556”(30)的(8)脚和(12)脚电平逐渐下降。经过1.1×[(35)+(20)]×(34)时间对电容(34)的充电后,“556”(30)的(8)脚和(12)脚电平降至<1/3Vcc,使(9)脚输出高电平,经二极管(36)使蜂鸣器(13)第二次鸣响。此时揿断带锁操作揿钮(9),于是继电器(10)、接触器(11)及它的常开触点(25)、(26)相继断电,焊接电源(1)失电。同时,“555”(27)、“556”(30)失电,蜂鸣器(13)停响。此时通过螺旋移位机构(14)使上钢筋迅速下移加压,挤出两钢筋(7)端头之间的熔化金属,使两钢筋(7)端头间形成紧密的焊接接头(17)。焊接过程的一个周期结束。
附图2中(37)、(38)为保险丝。(39)为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未经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6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