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定位挡片的胸腔插管无效
申请号: | 95217220.8 | 申请日: | 1995-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433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25 |
发明(设计)人: | 卜铁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卜铁方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0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定位 胸腔 插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胸外科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现行的胸腔插管,其主体是一根长约300mm、内径约10mm、外径约12mm的硅胶管,在其前端一般剪出2个侧孔。其插入胸腔后,被皮肤分为胸外段和胸内段,胸内段又分为胸壁内段和胸腔内段,胸壁内段的长度随患者胸壁厚薄不同而变化,胸腔内段的长度一般要求为50mm。
现行的胸腔插管存在下述4点缺点:
1、医生在操作时,需估计患者的胸壁厚度,据此在现行的胸腔插管上作出标记,使此标记距现行胸腔插管前端的长度等于胸壁内段加上50mm(胸腔内段的长度)。由于各个患者胸壁厚薄差异很大,胸壁内段的长度难以准确估计,其胸腔内段的长度也就难以准确在50mm。在临床中,常发生远远偏离50mm的现象,而发生插入过短或过长,对患者造成危害。
2、当现行的胸腔插管插入胸腔过长时,会使其第二侧孔远离胸壁,使气体或液体排出不彻底。当插入过短时,可使第二侧孔位于胸壁组织中,造成皮下气肿。
3、当现行的胸腔插管插入胸腔后,需用缝线将其缝合固定在患者胸壁的软组织上。由于软组织的伸缩性很大,常使现行的胸腔插管移位,因不准确知道胸壁的厚度,所以也无法知道其胸腔内段的长度,故无法准确复位。
4、现行的胸腔插管外表面没有刻度,医生无法准确观察其移位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行的胸腔插管的上述4点缺点,发明了带有定位挡片的胸腔插管。其有如下4点优点:
1、医生不用估计患者的胸壁厚度,又能使带有定位挡片的胸腔插管插入胸腔后,其胸腔内段的长度十分准确,可严格地防止插入过长或过短。
2、使第二侧孔紧贴胸壁内面,使气体或流体排出彻底。
3、当带有定位挡片的胸腔插管移位时,可观察到其移位的准确程度。
4、当带有定位挡片的胸腔插管移位时,能十分准确地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紧贴第二侧孔的远侧缘,固定上一个与胸腔插管长轴垂直的、具有弹性的定位挡片,此挡片可和胸腔插管管壁铸成一体连接,也可单独浇铸成形后用医用胶粘上。该挡片呈5瓣梅花样圆环形,瓣叶之间有薄蹼。从薄蹼向尾端标出刻度。当医生将带有定位挡片的胸腔插管送入胸腔时,挡片由于有薄蹼的存在,使挡片易向尾端倾倒,使插入阻力减小,当挡片完全进入胸腔后,由于弹性,其又恢复直立状态,再慢慢向外拉,当手感到有阻力时,即挡片已抵达胸壁的内面。可反复推拉1-2次,以确定其是否贴于胸壁内面。当需拔出时,挡片又容易向前端倾倒,便于拔出。由于定位挡片具有胸腔内的定位作用,就实现了胸腔内段的长度要求准确的目的。此是因为胸腔内段的长度,就是定位挡片到胸腔插管前端的长度。又因第二侧孔也紧贴胸壁内面,使气体和液体易被排出。又可通过刻度看出其是否移位,如有移位,可利用定位挡片的定位作用准确复位。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就可使医生不用估计患者的胸壁厚度,又使带有定位挡片的胸腔插管插入胸腔后,其胸腔内段的长度十分准确,从而克服了现行胸腔插管易被插入过长或过短的缺点。定位挡片又可使第二侧孔紧贴胸壁内面,克服了现行胸腔插管第二侧孔位置不定的缺点,利于气体或液体的排出。又可通过刻度来观察其是否移位,如有移位可推拉带有定位挡片的胸腔插管,利用定位挡片的定位作用,使其回到正确位置,从而克服了现行胸腔插管的移位,不易被观察到,又不易准确复位的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以内径10mm的带有定位挡片的胸腔插管为例。
图1是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是第二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中 1.前端 2.第一侧孔 3.第二侧孔 4.挡片底座 5.半厘米刻度 6.尾端 7.厘米刻度 8.挡片薄蹼 9.挡片瓣叶 10.粘合胶 11.接缝加强胶 12.瓣叶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卜铁方,未经卜铁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7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