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澄清器无效
申请号: | 95217458.8 | 申请日: | 1995-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306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东;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源市华能水处理设备制造厂;刘俊东 |
主分类号: | B01D21/06 | 分类号: | B01D21/06 |
代理公司: | 辽源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62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澄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澄清器,属水处理设备。
现有各类浮选澄清设备,大都采用传统的沉淀浮选澄清方式,等待颗粒杂质在重力作用下缓缓下落,速度慢效率低,对于比重较小的悬浮颗粒采用这种方法澄清速度更慢,效率更低。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从废水或原水中分离出固体颗粒杂质,使其悬浮在液体表面,并自动将其刮走排掉或回收留用,同时沉入底面的杂质被刮入沉淀坑,从中间得到符合回用或排放标准清水的高效澄清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按如下方式完成的:在圆柱型浅池中心设有漏斗形排污管,该管中心设有入水管,该入水管上端带有可转动的连接器,连接器上接有多支管,每个支管上配有一个水量控制阀,每个支管下出水口对应导水槽,导水槽下方固定有沉淀物刮板,与该刮板对应的池底设有一个沉淀坑,下联沉淀物排放管,漏斗形排污管外围加有可转动的套筒夹层,该套筒夹层外联清水收集管,底联清水排出管,旋转刮污器的尾端盛污管对准漏斗形排污管,上述多支管、套筒夹层、旋转刮污器由框架连接成一体,框架由转动轮支撑在浅池上缘轨道上;入水管于浅池外同空气溶解系统的摩擦减压阀、空气溶解管、水泵、水槽依次相连接;旋转动力接在联接器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废水或原水进入浅池前流经空气溶解系统,再经多支管、水量控制阀及导水槽,可使充满大量微小气泡的废水或原水匀速匀量有序进入浅池,同时调整流速与整体框架带动多支管、导水槽转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形成池内相对静止,气泡将废水或原水中的微小颗粒杂质升起悬浮至液体表面,旋转刮污器的螺旋铲将其刮起排入中心漏斗形排污管,质量大悬浮不起来的杂质沉入浅池底,刮板旋转将其刮入沉淀坑,此时浅池中间层得到清水或符合排放标准清水由清水收集管旋转吸入套筒夹层,由夹层底流出,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尤其适于回收悬浮物的液体分离,如造纸厂的纸浆回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侧图
参照附图1、2、3,在圆柱型浅池[1]的中心设有漏斗形排污管[2],该管中心设有入水管[3],该入水管上端带有可转动的连接器[4],该连接器[4]上接有多支管[5],每个支管上配有一个水量控制阀[6],每个支管下出水口对应导水槽[7],导水槽的下方固定有沉淀物刮板[8],与该刮板对应的池底设有一个沉淀坑[9],下联沉淀物排放管[10],漏斗形排污管[2]外围加有可转动的套筒夹层[11],该套筒夹层外联清水收集管[12],底联清水排出管[13],旋转刮污器[14]的尾端盛污管[15]对准漏斗形排污管[2],上述多支管[5]、套筒夹层[11]、旋转刮污器[14]由框架[17]连接成一体,框架[17]由转动轮[18]支撑在浅池[1]上缘轨道[19]上;入水管[3]于浅池[1]外同空气溶解系统[20]的摩擦减压阀[21]、空气溶解管[22]、水泵[23]、水槽[24]依次相连接;旋转动力接在联接器[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源市华能水处理设备制造厂;刘俊东,未经辽源市华能水处理设备制造厂;刘俊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74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联式双晶体管高压电击棒
- 下一篇:一种登山自行车辅助把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