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镶嵌框架式复合板风道无效
申请号: | 95217478.2 | 申请日: | 199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330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强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建设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晓莉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镶嵌 框架 复合板 风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空调管道类。
目前,用于空调工程的风道一般多采用钢板风管、无机玻璃钢风管或玻璃棉板风管。钢板和无机玻璃钢风管虽然强度高,但笨重,加工安装麻烦,且无保温、消声功能,钢板风管防腐能力差;无机玻璃钢风管在制作时需要大量的模具,费工费料;玻璃棉风管虽然有材质轻、加工安装方便,有保温、消声功能,但强度和刚度较低,易损坏,特别是大断面风管,强度和刚度低的缺点尤为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吸取上述风管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镶嵌框架式复合板风道,其强度和刚度较高,保温、绝热、消声、隔声、防火、防潮、防腐性能优良,并且材质较轻,无污染,节省金属,节省安装空间,成本低,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镶嵌框架式复合板风道,由管壳、风道接口组成,其特征是:管壳由外护层、内护层、中间层组成,中间层为不燃性的保温消声板,可以是玻纤板、岩棉板、泡沫酚醛板、泡沫硅酸岩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复合;内护层为用防火防水胶(配方及配制技术由发明人提供)将不燃性纤维布、穿孔或不穿孔的复合金属箔、金属网热压粘结在中间层的内表面上:外护层为由纤维或纤维布增强的胶浆(配方及配制技术有发明人提供)固化层,或利用防火防水胶将不燃性的两层纤维布、复合金属箔、复合金属网热压粘结在中间层的外表面上而形成的复合外护层;管壳内截面为矩形,也可为多边形、梯形或三角形,外拐角处成向外开三角形缺口状或只在两端的外拐角处成三角形缺口状;
在管壳的外拐角处的三角形缺口处留有与复合外护层相连的连接带,连接带为玻纤布带、复合金属箔带或复合金属网带,缺口内浇注由纤维或纤维布增强的胶浆,使其固化成埋入式框架柱,连接带同时被固化在框架柱内,柱内设置竹制加强筋或薄铁皮管加强筋;
在管壳的两端设置与框架柱及外护层固化为一体的纤维布增强的胶浆固化法兰风道接口。
本实用新型也可在管壳的两端部的外拐角处设置向外开的三角形缺口,在管壳外拐角内镶嵌角形镀锌钢板或喷塑钢板框架柱,使其两端部的连接件伸留在缺口内,并在缺口处留有与复合外护层相连的连接带,缺口内浇注由纤维或纤维布增强的胶浆,而形成方形固化柱,使角形固化柱两端的连接件及其连接带同时被固化在固化柱内,形成包镶角形框架柱,接件为异形铁件,直的或弯曲的螺钉、螺栓。(如图14、15、16)
所述的缺口内设置的框架柱也可是由纤维或纤维布增强的胶浆固化预制的三角形框架柱,通过防火、防水胶或胶浆及连接带与管壳及风管接口连接固化成一体。
所述的风道接口可为在风道两端头设置角钢法兰,与管壳两端的增强胶浆固化在一起;或在管壳的一端设置内套管,套管的一半粘接包在管壳内,另一半伸出管壳外,包在管壳内部分通过连接件与框架柱及管壳固化在一起,伸出部分的端部制成向内折5°角,被连接的风道套入内套管后在接缝处用热缩性胶带或复合金属箔布胶带密封连接,内套管通过连接件与框架柱固化在一起。
当风道截面边长较大时,可横向设置框架板或圈,或纵向设置框架板,框架板或圈为镀锌钢板或喷塑钢带制作的截面为“-”或“L”或“∏”或“T”形的框架带或圈,当风道承受正压时,框架板或圈被设置在管壳的外表面上,即外框架板或圈,并与框架柱固化连接在一起;框架板或圈也可是在风道管壳外壁面开出横向三角形或矩形、或梯形缺口,在缺口内浇注由纤维或纤维布增强胶浆形成与框架柱固化为一体的埋入式胶浆固化框架板或圈(如图10、图18所示),在框架板或圈内设置加强筋,该种框架板或圈也可是由纤维增强胶浆固化而成的预制件。
本实用新型的镶嵌框架式复合板风道,管壳采用的材质为保温绝热和消声隔声材料做中间层,内护层可防止中间层的纤维或颗粒脱落而飞入空气中,还可起到防潮和提高风道刚度和强度的作用,外护层的作用是气密、隔潮、保护中间层,保温、隔声和提高风道的刚度和强度:框架柱与风道接口用胶浆固为一体,形成风道的刚性框架,根据风道截面尺寸及使用状况设置的内外框架圈或板,也成为风道刚性框架的组成部分:连接件和连接带可使管壳与框架柱、板、圈及风道接口连接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强,未经张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7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