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臭氧净水灭菌器无效
申请号: | 95217774.9 | 申请日: | 1995-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2394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06 |
发明(设计)人: | 秦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彪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012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臭氧 净水 灭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的灭菌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携带的,采用电晕放电法产生臭氧,并将臭氧加入容器内的水(或溶液)中,进行臭氧处理,制备臭氧水的装置。
由于污染的严重影响,自来水常常含有超量的细菌。因而,用自来水洗涤,虽然加用化学洗涤剂,常常不能彻底有效清除表面上的病毒细菌,并且需要大量的水,还增加了下水道的污染。又有,在人们外出时,无自来水,常常得不到保证卫生干净的水,而且常常水量有限,这样的情况下,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得不到保证,食物以及器件的表面卫生质量没法保证。
目前许多种装在自来水管上的净水器,它们基本上都是采用活性碳分子筛之类的吸附过滤材料来净化水,达到灭菌消毒作用,提高水的质量,但这些净水器净化后的水本身,不具有灭菌消毒能力,由于过滤芯有使用寿命问题,必须经常更换,这种净水器不可能携带。现有矿泉壶,净化水的方法与上一样,则同样存在上述问题,虽然矿泉壶可搬动,但体积和重量都非常大,不便随身携带,净水速度也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便于携带的净水器,随时随地可以对水(或溶液)进行灭菌消毒处理,得到净水本身还具有灭菌消毒能力,并且灭菌不留任何残留物,无使用寿命问题,操作方便,节约用水,减小下水道污染。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臭氧技术,利用臭氧溶解于水,具有极强的氧化灭菌能力,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电动机、臭氧发生器、臭氧导管、加臭氧头,其特征结构为:加臭氧头包括有叶轮和叶轮外壳,叶轮上的叶片为离心式,叶轮外壳的周圈有数个排射孔,排射孔直接通向叶轮上的叶片;电动机驱动叶轮旋转运动;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含臭气体经臭氧导管通入加臭氧头内有叶轮叶片那侧。使用时,要将加臭氧头插入水(或溶液)中,叶轮浸没在水(或溶液)中。其工作过程:电动机驱动叶轮旋转,叶片带动水转动,由于离心惯性力的作用,叶轮叶片这侧的中部形成负压,水又不能大量进入,因而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含臭氧气体被吸入加臭氧头内叶轮叶片的一侧,由于叶片旋转带动气体与水之间的撞击,气体被击碎成细小的气细泡,从排射孔排出,混入容器内的水中,这样臭氧被加入水(或溶液)中,进行臭氧处理、制备臭氧水。
臭氧具有强的氧化灭菌性能,臭氧处理后的水,水质清新,不含任何杂菌的饮用水。臭氧易溶于水,臭氧溶解于水形成的臭氧水具有极强的表面杀菌能力,数秒钟内杀灭细菌,消毒速度比其它灭菌消毒剂快千倍,并且无任何残留物,非常适用于洗涤灭菌、消毒、保鲜、脱色除臭,节约用水,减小了下水道的污染。但是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度非常快,因而臭氧水必须随产随用。本实用新型就可以随时随地制备臭氧水,对水或饮料进行臭氧灭菌消毒处理,可以设计成轻巧便于携带的装置,使用时,将加臭氧头插入容器内的水(或溶液)中,开机数分钟后即可,操作简单。由于臭氧是采用电晕放电方法用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的,避免了吸附过滤方法处理水时,滤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臭氧净水灭菌器的特征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见图1,电动机1通过一长轴2驱动加臭氧头4内的叶轮7,支承管3的作用是使加臭氧头4伸长,便于插入水(或溶液)中,而臭氧发生器10以及电动机1露出水面;叶片5在叶轮轮盘的上侧,臭氧导管9从上面通入加臭氧头4,由臭氧发生器10产生的含臭氧气体通到叶轮叶片这侧;叶轮7上的叶片5为离心式,最好设计成后向式(如图2所示);叶轮外壳8盖住叶轮7,在叶轮外壳8的周圈有数个直通向叶片5的排射孔6。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可设计其它结构形,比如:电动机与加臭氧头在一起,电动机直接驱动叶轮;直接利用支承管作为臭氧导管,即臭氧通过支承管内进入加臭氧头。
臭氧发生器10采用高压电晕放电方法制造臭氧,最好是采用高频高压电,用直流低压电变成高频电(一般为5~25KHz),经升压变压器升至上千伏的高压。电晕放电元件形式多样,如:间隙放电式,陶瓷沿面放电式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需的电源,可以是自备的电池,也可以是外接电源。最好设计成可装有电池,又有外接电源插孔,附图中没有表示出电源这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彪,未经秦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7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枪
- 下一篇:速食包装盒之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