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一次性电筒无效
申请号: | 95218055.3 | 申请日: | 199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637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陶启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启琛 |
主分类号: | F21L7/00 | 分类号: | F21L7/00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一次性 电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电筒,特别是一种简易一次性电筒。
现有技术中照明电筒由底座、电筒壳、开关、电珠座、电珠、银碗、圆玻璃片、前盖组成,其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池上直接安装电珠和前盖的简易一次性电筒,该电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具有一般电筒的功能,不需要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电池、套管、簧片、电珠、前盖和开关按钮组成,在电池(1)的正极帽(2)上安装套管(6),在套管(6)上装簧片(5),在套管(6)的内螺纹上安装电珠(7),前盖(9)安装在电池(1)前端的外螺纹上,在前盖(9)的滑槽(4)内安装开关按钮(3),在前盖(9)的喇叭口内面上有银粉镀膜(8)。套管(6)是圆筒形,安装电珠(7)的一端内圆上有内螺纹,圆筒壁上有安装簧片(5)的小孔,套管(6)一头安装在电池正极帽(2)的外圆上,另一头内螺纹上安装电珠(7),使电珠(7)的尾端与电池正极帽(2)接触。前盖(9)后端是带有内螺纹的圆筒形,前端是由抛物面形成的喇叭口,在前盖(9)接近内螺纹的喇叭口壁上纵向开有滑槽(4)。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造型新颖,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在电池(1)的前端有安装前盖(9)的螺纹,前盖(9)由带内螺纹的圆筒和由抛物面形成的喇叭口组成,安装在电池(1)前端的螺纹上,在前盖(9)喇叭口壁上有一纵向长方形滑槽(4),在滑槽(4)内安装开关按钮(3),在前盖(9)喇叭口内壁上有银粉镀膜(8),在电池(1)的正极帽(2)上安装圆筒形套管(6),在套管壁上的小孔内插装簧片(5),电珠(7)装入套管(6)的螺纹孔内,尾端与电池正极帽(2)接触。
使用时,向后拉动开关按钮(3),开关按钮(3)压迫簧片(5)使其与电池壳接触,电筒亮,靠电筒前盖(9)抛物面形成的喇叭口内面上的银粉镀膜(8)进行聚光,前盖(9)在电池(1)上旋进旋出进行调焦,使电筒的光线集中而光亮。向前推动开关按钮(3),电筒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启琛,未经陶启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8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