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紫外型饮用水消毒净化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5218074.X 申请日: 1995-07-27
公开(公告)号: CN2246657Y 公开(公告)日: 1997-02-05
发明(设计)人: 程江;杨卓如;陈焕钦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2F1/32 分类号: C02F1/32;C02F1/78
代理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盛佩珍
地址: 5106***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臭氧 紫外 饮用 水消毒 净化器
【说明书】:

实用新型属水净化设备,特别是广泛适用于家庭、集团饮水的消毒净化器。

随着工业发展,饮用水源污染严重,自来水常规氯消毒方法会导致饮水中含卤仿等致癌物质。目前饮水深度净化处理方法有过滤——吸附型,其常用介质有活性炭、麦饭石、树脂、中空纤维膜等,还有紫外灯照射型或煮沸等。过滤——吸附法虽有消毒和去除污染物功能,但使用一定期限后,介质发生饱和,会使水质下降甚至恶化,须定期更换介质。而紫外灯照射和煮沸仅有消毒功能,几乎不能分解污染物质,且饮水煮沸能耗很大。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出既消毒又除污染物,且能耗低、操作方便,经处理后的水达到直接饮用标准的水消毒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臭氧——紫外型饮用水消毒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臭氧发生器、带紫外灯的内环流鼓泡式反应器以及带液位控制装置的净化水贮箱所组成;其中内环流鼓泡式反应器是由一内套筒和一外套筒所构成,且在内套筒的中心设有石英管,石英管内装有紫外灯。

无油气泵送出的空气经活性炭过滤净化后送入由多根臭氧管组成的臭氧发生器,臭氧化的空气鼓入内环流鼓泡式反应器,使饮用水在臭氧和紫外光的同时作用下达消毒和净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臭氧和紫外灯的光化学协同作用,同时具有消毒和去除污染物功能,还具有降低硬度、硝酸盐氮和去除某些金属的作用。臭氧——紫外型饮用水消毒净化器杀菌净化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项目               自来水      净化器出水

细菌菌落总数*(个/毫升)  1.7×103      <100

总应度(mg/l)             71.7           53.8

pH                       7.1            7.3

硝酸盐氮(mg/l)           1.20           0.79

Fe(mg/l)                 0.053          0.014

Cu(mg/l)                 0.082          0.054

   检测项目    自来水    净化器出水

   Pb(mg/l)     0.039     0.026

   Ag(mg/l)     0.002     0.001

   Se(g/l)      0.27      0.23

   Zn(mg/l)     0.11      0.11

*细菌菌落总数测定时采用湖水。

2、本实用新型能耗低,相当于每千瓦时电能可处理1米3水,这是煮沸型饮用水消毒净化器无法比拟的。

3、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简便,适合于家庭或中小型团体使用,应用前景广阔。

4、滤水器的使用周期是未用臭氧处理的两倍以上。

附图为臭氧——紫外型饮用水消毒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A-A为该结构示意图的横剖面图。

将结合如下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如附图所示,本饮用水消毒净化器主要是由带多根臭氧管4组成的臭氧发生器3、带紫外灯6的内环流鼓泡式反应器5以及带液位控制器11的净化水贮箱10所组成。

当无油气泵1送出的空气经活性炭过滤器2净化后,送入由多根臭氧管4组成的臭氧发生器3。由于每根臭氧管有两个电极,将变压器产生的高压加在两电极间,当空气流经时,高压将氧气电离为原子氧,然后结合成臭氧。将臭氧化的空气通过内环流鼓泡式反应器5的底部进口17和分布孔16鼓入带有紫外灯7的内环流鼓泡式反应器5中,反应器5顶部开有尾气出口9,反应器运作方式与传统内环流鼓泡式反应器相同。为了防水,紫外灯7被置于优质石英管8内。

自来水通过饮用水消毒净化器的带电磁阀的进水管15直接进入内环流鼓泡式反应器5,它是由净化水贮箱10的液位控制器11控制进水。当净化水贮箱10内的液位降至低限13时,饮用水消毒净化器进水,同时臭氧发生器3和紫外灯7进入工作状态;当液位升至高限12时停止进水,同时关闭臭氧发生器3和紫外灯7。饮用水消毒净水器出水口再接一介质为活性炭或麦饭石的滤水器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80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