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节能多用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18320.X | 申请日: | 1995-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401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13 |
发明(设计)人: | 袁尚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尚琳 |
主分类号: | F24B9/04 | 分类号: | F24B9/04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02215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节能 多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所有以固体燃料做热源的民用集炊事、采暖供热、洗浴、烤食品为一体的组合式快装多功能节能炉具。
目前北方多数地区的民用炉灶以做饭带暖气的土锅炉为多,由于设计结构不合理,热效率低,功能少,排烟温度高,浪费能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洗浴热水需用量增加,现有炉具满足不了生活需要,尤其住宅楼卫生间都设有热水管,但实际供应热水的极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适用于楼房、平房集炊事、采暖、洗衣、洗澡供热水、烤食品、保温食品为一体的多功能节能炉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组合式节能多用炉装置具有通风除灰抽屉,夹层水套炉膛同水管火管联通,水火管中间加设可分式烤箱,炉顶架设两用热水箱一个,供、回水管同暖气联通,设一循环管加阀门同热水箱联通。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壁式炉主视半剖面,图中包括通风除灰抽屉1、炉门2、炉筚子3、耐火炉衬4、燃烧室5、水套夹层6、横水管7、可分式烤箱8、烟火管9、集烟箱10、出烟口11。
图2为单灶眼炉(可做单灶眼和双灶眼)13、燃料贮藏室(壁厨式)14、二次风道15。
图3为安装示意图:图中包括锅炉16、水箱支架17、热水箱18、水位计19、水箱上循环管20、上循环管阀门21、暖汽供热阀门22、热水管23(接至卫生间)、自来水管24、水箱下循环管25、暖汽回水阀门26、散热器27。
见图2、3是由通风除灰抽屉(1)、燃烧室、二次燃烧风道(15)、横水管(7)、烤箱(8)、烟管(9)、集烟箱(10)、高位热水箱(18)、燃料贮藏室(14)等组成。在多用炉装置上装有炉灶,炉灶在炉筚子(3)以上是用2.5-3.0毫米冷轧板做成15毫米间隙的水套夹层(6),炉灶可根据需要加工成双眼、单眼(13),燃烧室(5)上面烟道为对流受热面,设两排横水管(7)(交叉排列)同水套夹层(6)相通,横水管(7)上侧设可分式烤箱(8),烤箱(8)上部设9根∮57以上的烟管(9),烟管外侧同水套相通,烟管上侧为集烟箱(10),集烟箱后面或侧面同烟囱联接,根据烟囱位置定。集烟箱上侧设上开式烟管清灰门,烟箱上面四角焊接支架,热水箱(18)直接架设在上面,炉筚子(3)下侧为单层抽屉式落灰通风室(1),利用炉后下方空间设燃料贮藏室(14)。
本实用新型也可为壁式多用炉装置(见图1),不装有炉灶,这样可节省占地面积。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燃料的热能分级利用的,燃烧室(5)的幅射热主要为炊事所利用,在炉膛耐火炉衬(4)后侧留有二次通风道(15),未彻底燃烧的高温烟气经同二次空气混合,充分燃烧后的热能由炉内壁四周夹层(6)和横水管(7)所吸收一部分后,中间的热量由可分式烤箱(8)所利用,当不烤食品时,烤箱可从炉中抽出以延长烤箱的使用寿命。剩余的尾部余热通过上部的烟管(9)将热量进一步吸收,剩余的烟气通过排烟口(11)排至火墙或烟囱。
见图3,在锅炉上架设一个两用热水箱(18),热水箱设自来补水管,上、下循环管(20、25),上循管井加装阀门(21),入口在水箱1/3处,热水管(23)接浴池和洗衣机,热水箱(18)设玻璃水位计(19)。炉内的热水通过供热管同散热器(27)形成重力循环,以达到采暖的目的。当用热水时打开上循环管阀门(21),炉水同水箱的水对流循环,使水箱水加热通过热水管(23)为洗衣、洗澡等供应热水,当不需热水时,关闭上循环管阀门,水箱下部循环管做为锅炉补水和起膨胀作用(一箱两用)。
当夏季不需采暖时,关闭暖气供热给、回水管阀门(22、26)只为热水箱加温。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适用于楼房、平房、一炉多用整体组合、快装,不需砌筑,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
落灰、通风室采用抽屉室,清灰方便卫生,减少室内灰尘;铁板水套、水、火管并用受热面积大,热利用率高;
采用二次风,使可燃气体二次燃烧,设耐火炉衬保持炉内温度,有利于燃烧,节约能源;
利用水火管中间设可分式烤箱,可烤食品或为食品保温;
利用炉后下方空间做燃料贮藏室;
利用炉上方空间架设热水箱,兼膨胀水箱,一箱两用,安装方便,节约材料和安装工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尚琳,未经袁尚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83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