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矮壳身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95218643.8 | 申请日: | 199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489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厦;徐华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外合资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00 | 分类号: | H01H51/00;H01H50/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0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矮壳身 超小型 大功率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适宜与电子仪器、家电、汽车、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配套使用的矮壳身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随电子工业不断发展,电子产品趋向小型化方向发展,要求与其配套使用的零、部件也越小越好。原使用的NT73型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其上、下接触片要分别穿过线圈骨架和基座上的通孔,装配麻烦,因加工累积误差将会影响三触点的中心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敏度高,但结构更简单、装配方便、准确、体积更小的矮壳身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矮壳身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由固定有铁芯、线圈、轭铁、引出片、带静触点的上、下接触片的骨架及与衔铁连接的带动触点的动触片,壳体组成,骨架上、下一端面上有相通的开口槽,下底面中有盲槽,轭铁一端插进骨架下底面中的盲槽内固定。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右视图。
图3.上接触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下接触片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铁芯(3)、线圈(7)、轭铁(4)、动触片(8)、引出片(5)、衔铁(2)、壳体(1)与现有技术NT73型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一样,不详述。
上、下接触片(9)、(10)分别为形,在上、下接触片(9)、(10)一直角边的下表面及一直角边的上表面上分别固定静触点,另一直角边的边缘上分别有与骨架(6)上、下端定位用的插口。
骨架(6)截面为中间有通孔的工形,工形下底面中间有与底面平行的盲槽,下底面底部有引出片孔和通气凸与现有技术中的基座一样。
骨架(6)一侧上、下端面上有对应的、相通的直线和形开口槽。
轭铁(4)的一端插进骨架(6)的下底面盲槽内固定,再将铁芯(3)穿入骨架(6)和轭铁(4)的中心孔后铆压在轭铁(4)上,动接触组铆装在轭铁上,引出片(5)穿过骨架(6)上的引出片孔固定在骨架(6)上。上、下接触片(9)、(10)分别嵌进骨架(6)上相应的直线和形开口槽内固定,用其上的两插口与骨架(6)定位,继电器装配成。
使用时,从引出片(5)通电,线圈(7)、铁芯(3)产生吸力,吸合衔铁(2)带动动触片(8),通过动触点与静触点分别与上、下接触片(9)、(10)导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因将原有的基座与骨架两零件合为一体省掉基座,因此结构更简单,高度方向尺寸减少,体积更小(原为19.5×16.5×16.5,现为19.1×15.6×15.3)。上、下接触片嵌进骨架的开口槽内,易装配、简化了装配工艺。上、下接触片上有定位插口,使装配准确又稳固,易控制三触点的中心度,同时对引出端的长短控制亦方便。轭铁一端直接插入骨架的下底面盲槽内,简化了装配工艺,确保轭铁与骨架的相对位置,达到稳定可靠的工作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外合资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外合资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8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邮筒机的进纸机构
- 下一篇:随身带电磁药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