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起子下压式触动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5218809.0 | 申请日: | 199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710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17 |
发明(设计)人: | 辛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富荣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起子 下压 触动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起子下压式触动开关,其主要是将一固设在外壳体上的开关下压,使套设在传动轴上的档片压掣弹片,利用档片压掣按钮,起动开关。
现今专业技术提高,制造业者为了提高品质、产量、及降低雇用劳工薪资所支出的成本,皆朝向自动化发展,能以机器替代人工的,大多已改为机器生产,但有些工作站因产品变化性大及加工动作繁复,仍需要由人工操作,对于此种现象,则提供工作人员专业化的工具机或手工具,同样可提高品质及产量,例如:现在工厂中所设的组装线,大多需有螺丝锁固,所以此一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每人皆有一电动起子为锁固螺丝的工具,又因电动起子的使用频率很高,同一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可能一整天皆需使用电动起子进行螺丝锁固的动作,又现有电动起子的启动开关多半是设在上端一侧,即枢接一可扣压手把,使用时将手把扣压即可动作,锁固一个螺丝需扣压手把一次以启动开关,再将扣压手把放开即可停止动作,而一工作站中一天所需锁固的螺丝,难以数计,工作人员经一整天长时间的握持及扣压,容易造成手部酸痛,会影响工作进度及产品的品质,日积月累下,易产生手部疾病,影响工作人员健康。
本发明人有鉴于传统电动起子的缺点,积极研究改进之道,而经长期的努力、试作而开发、设计出一种利用外壳体及壳体的组合体下压达到启动开关的电动起子。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起子下压式触动开关,将开关固设在外壳体的缺槽上,档片套设在传动轴对应切槽的适当位置,操作时,将外壳体下压,开关同步下移与档片接触,触动开关,电动起子即可动作,不需再扣压手把,可提高工作效率,可避免工作人员因长时间扣压手把而引起手部酸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起子下压式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其是包括在外壳体壁面上的适当位置形成缺槽,螺孔中央设有贯穿外壳体的轴孔,该螺孔内的轴孔中设置一套环,在套环内穿设一端设有套合块的传动轴,传动轴与套环之间形成一间隙,并在传动轴上距离套环适当位置设置一顶块,且在传动轮及顶块之间套设一档片及一弹簧,在切槽中设有一具有弹片及按钮的开关;
壳体一端中央形成一贯穿壳体的轴孔,轴孔内设置一传动轴杆,该传动轴杆可相对于壳体做上下移动,传动轴杆一端可供穿设一起子,另一端在内部距离端头适当的位置形成一内六角孔;
外壳体可与壳体相互固定,且传动轴一端的套合块穿设在传动轴杆一端所设的内六角孔中,形成一连动机构;
上述结构,将外壳体及壳体的组合体下压,使固设在外壳体上的开关同步下移,传动轴杆相对于壳体向上移动压掣档片,档片压掣弹片并使其压掣按钮触动开关。
前述的电动起子下压式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外壳体的一端设有螺孔,在壳体上的外侧相对设有外螺纹,以使外壳体与壳体间可相互螺固。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起子相较,具有下列的优点:
1.操作方便,使用时仅需将外壳体及壳体下压,使档片压掣弹片,弹片再压掣按钮,启动开关。
2.制造简便且结构简单,只需将原有的机械件中的外壳体30多开一切槽,再加一弹簧及档片即可,比其它类电动起子或日本制的电动起子,不但加工及组装方便,而耐用性及可靠性更高。
3.减少操作者产生疲劳现象,由于工作人员仅需将握持电动起子,无需再扣压手把而增加手指负担,可减低工作人员手部酸痛的现象。
4.迅速装卸螺丝,将电动起子设置在螺丝上,将其外壳体及壳体下压,触动开关,即可动作,使操作动作迅速。
5.缩小操作空间,因本实用新型的启动开关为下压式,故当操作空间非常狭小,可将电动起子部分穿入并下压操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起子下压式触动开关,其结构精简,且操作容易,确实具有功效的增进,而为一实用性及进步性的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大部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倒立后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组合剖面动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富荣,未经辛富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8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