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翅式快速吸附床无效
申请号: | 95218923.2 | 申请日: | 199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702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10 |
发明(设计)人: | 童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明伟 |
主分类号: | F28F1/28 | 分类号: | F28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翅式 快速 吸附 | ||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是管翅式快速吸附床,属制冷与低温技术领域。它是一种在低温下能迅速吸附制冷剂蒸气,受热升温时,以能很快地将所吸附的蒸气脱附释放出来,起到压缩式制冷中压缩机的作用,是吸附式制冷机的心脏。
近年来由于环保与能源的限制,使用热能的吸附式制冷异军突起。作为其关键部件的吸附床目前使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在吸附床中装有一束传热的管道,把作为吸附剂的沸石、活性炭、硅胶等颗粒填充在丝网作成的透气空间内,使制冷剂蒸气能穿过丝网及吸附剂颗粒间隙而被吸附;另一种是将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片插入吸附床内,金属片的缝隙填充适当形状的吸附剂材料颗粒与金属粉末的混合物。由于吸附剂是多微孔物质,其传热传质性能很差,完成吸附到脱附的周期很长,通常要花4~10小时,这就大大地影响了吸附制冷机的工作效率,若要制成适用的产品就不得不用庞大的吸附床,这是目前吸附式制冷机不能推广的最大障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附与脱附的速度高、控温方便的管翅式快速吸附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在园柱形或六面体形的吸床身中插入换热用的7~400根传热管所构成的管束,管束上按3~12mm的间距套装上10~1000片翅片,翅片中心是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基板,基板两侧涂敷上用吸附剂和金属粉末混合而成的吸附材料。通常金属基板厚0.3~3mm,基板钻有与管束等数、等直径的通孔,涂层厚为1~3mm。将翅片在管束上固定牢靠后,放入吸附床身内,翅片组与床身内壁的间隙为2~10mm,两端用管板与换热介质分配室隔开,吸附床身上开有供制冷剂蒸气流通用的通道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翅片间留有1~3mm间隙,制冷剂蒸气可以有组织地在这种间隙内流通,传质速度大大加快;
2、采用了管翅式传热,翅片的加热或冷却速度大为加强;
3、在吸附层中混有5%~30%的金属粉末,改善了吸附剂的导热特性;
4、吸附脱附周期短,只有现有技术的1/10至1/100。
附图说明如下:
图1管翅式快速吸附床结构图
图2翅片平面图
图3翅片剖面图
其中 1-吸附床身;2-换热介质联结管;3-换热
介质分配室;4-管板;5-翅片;6-制冷剂蒸气
通道;7-传热管;8-翅片基板;9-吸附材料涂层。
下面结合附图对管翅式快速吸附床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是以氯化锶(SrCl2)与20%的铝粉混合为吸附材料,氨(NH3)为制冷剂的吸附式制冷机的管翅式快速吸附床,当25℃的冷却水从换热介质联结管2进入分配室3中后,并列流过传热管7,将翅片与吸附床冷却到30℃左右,这时从制冷机蒸发器出来的蒸气经通道6进入吸附床翅片的间隙内,被SrCl2吸附剂吸收形成Srcl2·8NH3。当吸附床吸附饱和后,使制冷剂蒸气通道与制冷机凝结器相联,并同时将冷却水温度提升到120℃。 由于翅片的高效传热,翅片基板8与吸附材料涂层9迅速被加热100℃以上。这时SrCl2·8NH3迅速脱附,释放出NH3,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明伟,未经童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8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孔式皮带扣
- 下一篇:自动开合多用簸箕及配套可拆装扫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