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躺椅的起身辅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19230.6 | 申请日: | 199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336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溪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灯铨 |
主分类号: | A47C1/022 | 分类号: | A47C1/022;A61G5/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躺椅 起身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躺椅的起身辅助装置,尤指一种能藉由躺椅底部的传动装置,使躺椅微升及适当角度的前倾,以利于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起身的辅助装置。
由于经济的繁荣,使人们于衣食无虞的生活中,皆相当注意身体的健康状态,更因为医疗科技的突飞猛进,各种人类的疾病,不但可以药物治疗,且可作预先的防疫,使得人的平均寿命,较多年前提高许多,环顾世界各国,皆存在有“银发族”人数日增的情况,当然,各国的有关单位亦于社会福利或其他的措施中,相当注重老人的福利,但一般老年人除了衣食需给予妥善照料外,因老年所带来行动的不便,亦值得吾人费心,尤其,老年人因身体器官功能的衰退,于坐卧起身时,常因四肢的支撑力较弱,而易跌倒,众所周知,老年人基于骨骼较脆弱,实不堪任何的跌撞,因此,如何防止年长者因坐卧起身而引起跌撞的不良后果,实值得吾人所深虑,虽然,如果于人力许可的情况下,能适当照料老年人的起居,当可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产生,但由于现代社会形态,年轻一辈的工作相当忙碌,自无法时时随侍在侧,是故,改良老人躺椅的辅助装置,使老年人能于日常生活中,达到自我防护的目的,实为当务之急,且刻不容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躺椅的起身辅助装置,藉控制躺椅底部设置的马达及传动装置可使躺椅向上微升,并呈适当前倾,以利于老人或行动不便者,能藉由其前端的角度而顺势省力起身。在坐卧时,可经由马达驱动,使椅背向后呈适度倾斜,并带动前方踏板平伸,以利于舒适躺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躺椅的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框形底架,其中央设有一长U型固定架,以枢接一由马达、减速机构所组成的驱动装置,其中,该减速机构并枢接一螺杆,并使该螺杆套合于筒状传动轴;
一型主驱动杆,其两端纵向部分分别以一固定片固设于躺椅底部两侧内缘,横向部分的中央处则设有一承接座;
该承接座,为两片状体,其上端前方为一平面,以供前述主驱动杆置放,后方则为较高的燕尾部分,且该燕尾部分末端并以一固定栓锁固于所述传动轴;
一型托杆,其横向部分中央以两固定片枢接于前述承接座底端,纵向部分末端分别以承架固定于躺椅底部的下方侧缘;
二上、下连动杆,分别平行设于躺椅底部两侧内缘,并介于前述主驱动杆与托杆之间,其末端以一连动片相互衔接;
一踏板,呈平面状,设于椅座前方,其底部两侧缘分别设有L形固定架,以分别枢接上、下传动杆,并以该两上、下传动杆分别以螺栓枢接第二上、下传动杆,并形成弯折,且使该第二上传动杆衔接于下连动杆的前端,第二下传动杆则衔接于上连动杆前端;及
二支撑架,是分别设于前述底架的上方两侧,其前端以一固定片枢接于前述托杆,末端则以另一固定片枢接于前述底架后端两侧缘。
所述的躺椅的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于上、下连动杆末端的连动片,是以螺钉紧固于上连动杆,并以一螺栓与下连动杆形成松配合。
所述的躺椅的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踏板的上、下传动杆与第二下传动杆相互枢接,形成一支点。
所述的躺椅的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设为一油压缸。
所述的躺椅的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马达驱动装置以一延伸轴套设于长U形固定架的前端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以设于躺椅底部的传动结构,除可于坐卧时,使椅背向后躺倾的角度及向前方平伸供平放脚部的踏板,增加躺坐的舒适感外,且可于起身时,使躺椅呈适当的前倾,供坐卧者能顺利起身,达到起身省力辅助效果,可防止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于坐卧后,因起身不便而造成跌撞的意外,并且其操作简易、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及其新颖性,将于配合以下所附图式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更趋明了,如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设于躺椅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躺卧状态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起身辅助状态动作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大致设有一框形底架1,于该底架1之中央适当位置设有一马达11与减速机构12,并由该减速机构12的底部以一长U形固定架13固定于底架1的横杆部分,减速机构12枢接一螺杆,螺杆套合于筒状传动轴14,使得经由马达11驱动形成传动轴14的前后位移,并因该减速机构12的延伸轴121与U形架13的衔合,形成上下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灯铨,未经徐灯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9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面刃刀
- 下一篇:自动变速机车改良的引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