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页式文档夹无效
申请号: | 95219345.0 | 申请日: | 1995-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421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11 |
发明(设计)人: | 丛建惠;马德太;吕山;蔡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建惠;马德太;吕山;蔡国江 |
主分类号: | B42F3/04 | 分类号: | B42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页 文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页文档或文件装在一起日常工具,即活页式文档夹。
现有文档夹或文件大都是散页状,尤其是活页法律法规较多,另外各种法院档案大都为散页,为了便于查阅和保管,人们总是先进行分门别类,然后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在一起,或用针线捆扎,或用钉书针装在一起,有些干脆使用胶水象书籍一样地装订;这些装订方式比较死板,不便于从文件中抽取出自己需要的进行审阅,也不能灵活快速地抽取其中重要的文件进行阅览。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具有活页夹的、便于快速审阅的活页式文档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活页式文档夹,包括有皮革面1和活页夹2,:皮革面1为五折,包括有第一折封皮首面11,第二折、第四折活页夹安装面12、14,第三折文件夹厚度面13,第五折封皮底面15;活页夹2为棍型活页夹,它由活页固定架21、活页压架22及锁扣机构23组成,活页固定架21中的安装板213上有二根活页杆211和一对孔212,固定安装在皮革面的第四折活页安装面14上;活页压架22的压板223上具有与孔212对应的二根活页杆221和一对对应于活页杆211的通孔222,活页压架22通过其通孔222套在活页固定架21的活页杆211上,活页杆211穿过其通孔222伸出一定长度成锁舌215,在锁舌上有一卡槽216;锁扣机构23由带有锁孔231的外壳232、装在外壳232内的锁片233及弹簧234组成,锁扣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二折活页安装面12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等特点,便于装订各种法律法规及各种案卷。
下列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开成180°时即成平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活页夹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皮革面的立体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活页式文档夹,包括有皮革面1和活页夹2,其中皮革面为五折,包括有第一折封皮首面11,第二折、第四折活页夹安装面12、14,第三折文件夹厚度面13,第五折封皮底面15。皮革面为整体结构,各折面之间可绕折面连线处转动,各折面(如封皮首面11)均为硬质皮革面。活页夹2为棍型活页夹,它由活页固定架21、活页压架22及锁扣机构23组成,活页固定架21中的安装板213上安有二根活页杆211和一对孔212,在安装板213的两端具有安装通孔214,通过锚钉等固定安装在皮革面的第四折活页安装面14上。活页压架22的压板223上具有与孔212对应的二根活页杆221和一对对应于活页杆211的通孔222,活页压架22通过其通孔222套在活页固定架21的活页杆211上,活页杆221的端部刚好顶在孔212上,活页杆221穿过其通孔222伸出一定长度成锁舌215,在锁舌215上有一卡槽216,卡槽216由锁扣机构23锁定。锁扣机构23由带有锁孔231的外壳232,装在外壳232内的锁片233及弹簧234组成,锁扣机构23固定安装在第二折活页安装面12上。参见图3,外壳232上具有通孔235,用于通过锚钉等固定安装在活页安装面12上,锁片233上有通孔236、237、238,通孔236用于锚钉穿过,锁片可沿锚钉239上下移动,其移动位移为活页杆直径与卡槽216的深度之差,弹簧234一端与锁片233连接,另一端与外壳232连接,正常时处于张力状态,此时,通孔236的顶部与锚钉相触,通孔237、238为顶部刚好处于与活页杆211上的卡槽216相触位置,即此时若活页杆的锁舌215穿过锁孔231插入锁扣机构中,刚好由锁片锁住。当用力向上推动锁片,可把锁舌215从锁孔中抽出,打开活页。
上述的锁片233的下端有一推把,用于开锁锁扣机构,打开或关闭活页夹。
参见图4,在第三折文件夹厚度面13的外表面下方处安有一用于对文档夹编码、便于管理的编码袋16,编码袋的中央有一用于显示编码的圆孔或别的形状孔17。
参见图1,在第五折的封皮底面15的内表面上安有文件散页袋18,散页袋的形状可多种多样,一般采用下部呈三角形的袋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建惠;马德太;吕山;蔡国江,未经丛建惠;马德太;吕山;蔡国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9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放大视保屏及其安装机构
- 下一篇:双管形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