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降器无效
申请号: | 95219636.0 | 申请日: | 199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490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善福;赵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善福;赵非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002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居高空降装置,尤其是开创全新空降体育运动的空降器,同时还适用高层建筑火灾等事故中自行救生、空中救助(救人、救灾、灾情观察)及空中作业(高层建筑外清洁、装修)等。
公知的空降装置有降落伞,它利用空气对大面积伞盖的浮力阻止人体下降速度,达到每秒6米左右,然而,降落伞的快速下降、空中控伞能力及着地技巧等均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及对人员体质的选择性。通过专利查新,检出有关专利文献如,《缓降机装置》(CN2184455Y)、《高空速降安全带》(CN2162975Y)、《高楼自动缓降器》(CN2160420Y)、《高层建筑救生器》(CN2160419Y),其中第四篇文献与本实用新型有相似之处,但它采用一系列齿轮及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趋高,出线钢丝绳偏置,不利人体空中平衡,整体造型对人体携带适应度较差。重要的是,以上文献在整体构思、功能设计等均与本实用新型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人体脊背并便于空中操作的背负式空降器,它不仅适用从世界上任何高度建筑体上实施空降,而且具有多功能、多用途,造型美观,无需动力,降落平稳,适用范围宽。
本实用新型根据人的形体特征,应用摩擦减速原理、平衡原理及材料科学形成新颖构思,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载体为板式构件,一面呈脊背状,一面呈平面及对称支承板组合状,整体外观为对称形体,其上承载左支承套、右支承套、锁紧手轮、调速手轮、主轴、钢丝绳、腰带并构成总体外观形状。左、右支承套外轮廓均呈小园角长方体,内轮廓均呈正八边形和螺纹状组成的孔体。左支承套内有呈正八边形外轮廓的限速板及矩形断面的压缩弹簧,限速板上有由锥套构成的锥孔,锥套内有四处条状加强筋,锥套外一端面有用螺钉连接的加强板,另一端面有弹簧槽,圆盘状锁紧手轮通过螺纹与左支承套连接,其上亦有由锥套构成的锥孔和四条加强筋,端面有弹簧槽。右支承套内有双支脚圆盘形顶叉、呈正八边形外轮廓的自动降速板及矩形断面的压缩弹簧,降速板上有由锥套构成的锥孔,锥套内有四处条状加强筋,锥套外一端面有用螺钉连接的加强板,另一端面有弹簧槽,圆盘状调速手轮通过螺纹与右支承套连接,其上亦有由锥套构成的锥孔和四条加强筋,端面有弹簧槽。主轴呈圆柱状形体,其上面有两个对称的轴承、两个对称的园板状档板、两处对称的钢丝绳锁紧槽及四处锥形体、五处园柱体和右端部螺孔。钢丝绳一端用锁紧螺钉与钢丝绳锁紧槽连接并缠绕在档板之间的主轴上,另一端穿过载体上的钢丝绳孔从载体顶端伸出,连接锁扣和挂环。上、下腰带分别通过载体上的上、下腰带长条孔与载体连接。导向板和下腰带盖板均通过螺钉与载体连接。靠垫为软体构件,通过胶粘与载体连接。载人网袋为结绳式软体构件,呈开口吊兜状,载人网袋吊环用螺栓与载体上的网袋孔连接。载人腰带为长条形软体构件。悬臂、吊环、悬臂支承构成启降架总体外观形状。悬臂为长方形框架体构件,其顶部为水平面和倾斜面组成一体的表面体,端部有档架,其上有后拉绳柱、拉绳和调向突台。吊环为框式构件,其上有圆柱形实体滚轴、支承柱、前拉绳柱及八粒防滞滚珠,吊环下端与钢线绳挂环连接。悬臂由悬臂支承承载,悬臂支承有5处调向定位孔。实施空降时,由于组装定型的空降器锁紧手轮已顶压压缩弹簧,弹簧又顶压正八边形限速板,致使限速板锥套与主轴锥体产生设计给定的摩擦力而达到限定下降速度的目的。转动锁紧手轮同样因摩擦力增大而达到空中停降定位的目的。转动调速手轮,可达到视需要调整下降速度的目的。当空降离地6米时,钢丝绳最底层开始放绳,致使顶叉失去支承而向内滑动,导致自动降速板锥套与主轴锥体产生同样由设计给定的摩擦力而进一步降速,达到落地更平稳、更安全的目的。两手轮亦可同时操作,或进或退,或轻或重,从而实现空降器多功能、多用途的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结构简单、新颖,采用适于人体形体的脊背形板状背负式整体外观造型,型体美观,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对称布置,中心出绳,有效实现人体空中平衡及消除不适感。
2、具有限速、自动降速、调速、空中锁定、载人等多种功能,操作方便、灵活,无需任何动力并对人的体形无限制。适用自行救生、空中救助、空中作业、开创空降体育运动等多种用途,并适用在世界上任何高度建筑体上实施空降。
3、除锥套外全部构件均适于反复使用,并设置钢丝绳自我缠绕装置。材料来源广泛,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A-A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1B-B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C-C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善福;赵非,未经赵善福;赵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9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