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文书夹无效
申请号: | 95220152.6 | 申请日: | 199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381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余中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中政 |
主分类号: | B42F13/00 | 分类号: | B42F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大里***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文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文书夹。
如图1、2所示,为市面上两种常见的文书夹,图1为本体20加上一固定夹21,其两体间是利用铆钉22冲结固定,图2为以弹簧夹23用铆钉22冲接固定在本体20上,弹簧夹23上有两接用的弹簧25,与其上的固定片24相穿接;上述两种文书夹,本体20皆以厚纸板、或塑胶板为材质,厚纸板遇潮或湿气会产生腐烂或软化的现象,且因其厚纸板材质本身韧性及耐用度皆不够好,常会因遇压力、挤压等状况时产生变形、扭曲的现象,大大降低文书夹寿命,上述两种文书夹其接合方式皆为铆钉冲接固定,冲接时,操作人员必须双手扶握本体20,推入冲压机器中以铆钉冲接固定本体20与固定夹21或弹簧夹23以达固定的效果,生产速度缓慢、人工成本高,且操作人员必须以手将半成品送入冲压机器,操作过程危险。图2所示的文件夹,由于弹簧夹23固定位置为纵向,使人员操作时手部推入位置加深,其危险性则更高,由图1所示的文书夹在铆合后,其外表面会有两凸出铆钉头,归档时,造成待归档的文书夹前端受已归档的文书夹所凸出的铆钉头卡制,无法顺利归档;如图3所示,上述两种文件夹,其本体20材质不论为厚纸板或塑胶,皆有一固定宽度,此时无论置放本体20内的文件或多或少,在归档时均占据固定空间A,皆以一定的宽度夹合,使原本已有限的文件处理空间多了不必要的浪费。如图4所示,为市面上一种较节省空间的文书夹40,利用热压pp胶面10底端边缘形成一连接线11构成的内部空间来置放文书,其虽无传统图1、图2文书夹的凸出铆钉头的缺点,但因其空间有限,文件过厚时则产生无法装入的现象,且其文件在取用时常造成必须整叠取出后再行翻页使用,等使用完后再整理文件置入文书袋中,浪费时间且麻烦,其连接线11为热压形成,其强度如遇文件过多而挤压或用力张开其内部空间时,便会因其表面张力过大而产生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的撕裂,当裂缝产生时,便会因其变形不断产生而导致裂缝越显越大,最后使得置入其中的文件自底端掉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文书夹使其可自动化生产以降低成本,并且空间使用率增加,克服目前市售产品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文书夹,是由本体和固定器组成,本体为一长方形的塑胶面,中心开设一折线,使本体可对折,并在中心折线旁另设数平行折线,固定器采用外边包覆PP胶的长条形铁片的穿扣条,其形状为装段具较宽面,两端具较窄面,穿扣条的较宽面部分采用超音波粘合方式粘结在本体适当位置上。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叙述实施例:
图1是传统文书夹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文书夹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传统文书夹归档示意图
图4是传统文书夹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流程图
图7、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形态示意图
图中,
10pp胶面本体、11连接线、121穿扣条、122固定片、123扣环、124PP胶、125长铁片、13和14折线、15半圆口、20本体、21固定夹、、22铆钉、23弹簧夹、24固定片、25弹簧、30文书柜、40文书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中政,未经余中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01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控制节水卫生水龙头
- 下一篇:多功能管头去毛刺缩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