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柴油机尾气加热油箱柴油的多功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20576.9 | 申请日: | 199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412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立勇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 |
代理公司: | 宁夏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成义生 |
地址: | 751600 宁***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柴油机 尾气 加热 油箱 柴油 多功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类,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柴油机尾气加热油箱柴油的多功能装置。
为解决柴油车在冬季启动困难和气温突然降低而导致供油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解决的办法,如中国专利局1991年2月13日公告的名为《尾气回收式内燃机油箱增温装置》(申请号:89211790.7)就是利用柴油机尾气余热加热柴油油箱的装置,它是由安装在主油箱后部的集热箱中的热管来给柴油加热,集热箱与柴油机的尾气管连通,热尾烟气经过集热箱将热管加热,通过热管加热油箱中的柴油,该装置基本上解决了柴油车低温启动困难和气温突然降低而导致供油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但由于其加热过程是对整个油箱中的柴油进行加热,加热效果不十分理想,并且热管制作难度大,功能单一,很难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预热、增温、过滤于一体的利用柴油机尾气余热来局部加热油箱内柴油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柴油机尾气加热油箱柴油的多功能装置,包括油箱、过滤器、排气管和温度调节三通阀,其特征在于油箱是由主油箱和副油箱两部分组成,主油箱的上部内装有一增温器,增温器的进气管与主油箱底部安装的预热器的进气管相连,预热器的进气管通过温度调节三通阀与发动机排气管上的消声器相连,增温器的排气管通过主油箱从其底部伸出,副油箱上装有过滤器。主油箱上部内装有增温器为一箱体形,在其内部安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过滤器,过滤器的进油管插在增温器的进气管内,并伸到主油箱底部的预热器中,预热器与主油箱之间开有一漏油孔,过滤器上安装有温度感应塞和一油路转换三通开关,油路转换三通开关与副油箱上的过滤器通过油管相连,油路转换三通阀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发动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利用发动机排出废气余热,对油箱内的柴油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效率高,效果好,并对加热的柴油可进行多级过滤,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减少排烟量。由于采用了主副油箱的结构,可使发动机在低温时启动快,并可长期使用价格较低的0号柴油,降低燃油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推广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1-副油箱 2-过滤器 3-油管 4-主油箱 5-增温器 6-与发动机连接油管 7-油路转换三通开关 8-温度感应塞 9-过滤器 10-吸油管 11-进气管 12-排气管 13-预热器 14-进气管 15-温度调节三通阀 16-消声器 17-漏油孔。在主油箱(4)的上部内安有一增温器(5),增温器(5)内安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过滤器(9),过滤器(9)上安装有一油路转换三通开关(7)和一温度感应塞(8),过滤器(9)为一封闭容器,温度感应塞(8)将测得油温传给一控制电路,来控制温度调节三通阀(15)的开闭,来控制进入预热器(13)和增温器(5)内的尾气余热的量,就可控制主油箱(4)内柴油的温度,温度调节三通阀(15)也可通过安装在操作室内的手柄来控制其开闭。主油箱(4)内的柴油经底部的漏油孔(17)进入预热器(13)内,通过预热器(13)内的进气管(14)预热后,经过滤器(9)下部的吸油管(10)吸入到过滤器(9)中,由于吸油管(10)是插在进气管(11)内的,也就是说,进气管(11)是一双层套管,在预热器(13)中,吸油管(10)与进气管(14)是隔离的,柴油在吸油管(10)和过滤器(9)中再次被加热,并经多次过滤后,通过油路转换三通开关(7)和与发动机连接油管(6)进入发动机内燃烧。在低温行驶过程中,停车前二分钟左右,将油路转换三通开关(7)转换到接通副油箱(1)的管路上,启动用的高标号柴油(-35号油)通过过滤器(2)、油管(3)、油路转换三通形状(7)和与发动机连接油管(6)使发动机的油路充满高标号柴油,为下次启动做好准备,油路转换三通开关(7)可通过操作室内的操作控制手柄来实现其转换。
本实用新型经过多次改进和反复试验,可完全实现高寒地区(气温在低于-30℃左右)使用0号柴油即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目的,提高了柴油发动机的经济效益,减少了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立勇,未经张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0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补偿型交流自动稳压器
- 下一篇:烧结机首尾负压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