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间用砖无效
申请号: | 95220723.0 | 申请日: | 199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387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30 |
发明(设计)人: | 廖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崇德 |
主分类号: | B28B1/48 | 分类号: | B28B1/48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间用砖,其除可维持传统红砖原有的强度外,更能减轻传统红砖的重量,进而能将砖块制成较大形态,使其在施工时更为方便,并能减轻建筑物所承载的重量。
习知建筑物的墙区分为剪力墙及隔间墙。剪力墙用以承载建筑物本身的重量,故结构上必须设计得具有足够强度以承受负荷,而隔间墙乃单纯用以区隔空间而不承重。长期以来,用以隔间的材料大都以传统的红砖为之,但因红砖的重量大,故建筑物所承受的重量较大,且因红砖的体积较小,致使施工速度较慢;因而后来开发出其他种类的隔间用砖以取代传统的红砖,例如白砖(ALC)、石膏板墙、黑砖等,这些后期开发的隔间材料主要特征在于其重量较传统红砖为轻,可减少建筑物所承载的荷重,因而体积可制成较大而增加施工的速度。而这些后期开发的隔间墙在砌成后仍必须于墙面上抹上水泥以粉饰表面,但由于该墙体为白轻质砖,成本较高,为求降低成本,采用薄层粉光,结果造成墙面强度不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会产生龟裂的情形,尤其是处于地震带的我国。在受到几次地震后便可能使情况更加严重;又因为必须注重墙面的平整度,故施工者的技术要求较高,相对增加了工资成本;另外其强度上又不及传统的红砖。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间用砖,其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重量轻、体积大,可提高施工速度,并于砌成的墙面涂抹水泥粉光时可采用传统工法,可以降低工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间用砖于外砖体的内部设有以轻质材料制成的内砖体;该外砖体是以具有较高强度的材料制成夹心结构;该内砖体是以轻质材料制成的块体,其外表面包覆有粘土层;该内砖体的各面可露出于外砖体的各面。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及功能经配合下列附图予以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后,期能使有关人员有详细的了解,而以下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以,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间用砖的外观形态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间用砖的平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将内砖体的表面露出于外砖体的立体图。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隔间用砖的结构,以轻质的材料,诸如飞灰、电石渣、矽砂等,以成型技术将其成型为块状的内砖体2,而后将该内砖体2的外面包覆粘土并使外部成型为块状,该粘土包覆内砖体2的厚度可依实际的需要设计,以附合于隔间墙所需的强度,而后将砖块体以传统的红砖窑烧方式进行窑烧,以制成外面形成为红砖的外砖体1,而内部则包覆了质轻的内砖体2,其紧密度及强度相当高,配合外砖体1的红砖,使得其仍保持了红砖的强度,但却减少了红砖高重量的缺失,据以可将其整体的体积制成较大形态,而使施工者的工作速度得以加快而提高效率。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砖可由传统方法施工,较不会产生龟裂的弊端,可据以提高工程的品质。
再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砖块体亦可将内砖体2的各面设成露出于外砖体1的表面而减少外砖体1的体积,使整体的重量更加减轻而适于更无负荷的隔间墙使用。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独特,且具有十足的实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崇德,未经廖崇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0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线双铧机耕犁
- 下一篇:可感知粉笔灰量的黑板擦清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