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20859.8 | 申请日: | 1995-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2330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柱 |
主分类号: | F16L55/132 | 分类号: | F16L55/132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正星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闭水装置,主要供建筑施工、市政排水和公用上下水管道试压和维修闭水等方面使用的闭水用具。
现有闭水用具见图7,由胶堵28、活动塞29、螺栓30和螺母31组成。其不足之处在于:使用完后,活动塞很难拆卸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拆卸方便和闭水效果更好的闭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由胶堵、活动塞、螺栓、螺母、大小垫圈、铆钉和回升托圈组成,胶堵有环槽和导向凸条,活动塞有凹槽,螺母固定在胶堵底部并焊固于大垫圈上,大小垫圈与筒底有铆钉铆固,螺栓从上至下穿过顶垫圈和活动塞后焊固有回升托圈,并继续穿过小垫圈、筒底、螺母和大垫圈。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总图,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总图,为图4的D-D剖视图;
图4为图3的C向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剖视总图;
图6为实施例四的剖视总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剖视总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和图2,胶堵1为外圆似截去两端的橄榄球体的截椭球筒体,该筒体外圆最大尺寸比待试压的或闭水的上下水管道内径稍小,筒体外圆有环槽2,槽数为2-10条,本实施例为4条,起机械密封作用。也可以不制出环槽,即外圆为光筒面。胶堵上部中央有上大下小的锥孔3,锥孔3内有导向凸条4多条,本实施例为3条,活动塞升降时起导轨作用。锥孔底部为中间有孔的筒底5,筒底下端中央注固有螺母6。胶堵底面有大垫圈7,螺母焊固于大垫圈上。筒底顶面有小垫圈8,大小垫圈用铆钉9铆固。胶堵锥孔内有活动塞10,用硬塑料或金属制成,活动塞外圆为上大下小的截锥体,截锥体外圆有与胶堵导向凸条数相等的凹槽11。也可以在胶堵上设凹槽和在活动塞上设导向凸条。活动塞中心有通孔12,活动塞顶面一侧有吊环螺钉13,吊环内穿固有吊绳14,在维修立管前闭水或对立管试压时,可将吊绳上端固定于井口上,以防活动塞掉入坑内而难找寻和捡拾。六角头螺栓15穿过顶垫圈16和活动塞后焊固有回升托圈17,螺栓15下端依次穿过小垫圈、筒底、螺母和大垫圈,并露出于大垫圈下面。使用时,即安装好上下水管道后待进行水压试验时,或者对待维修管道的来水端需进行闭水时,将胶堵塞入该上下水管道内,用搬手旋紧螺栓,使活动塞下移而涨开胶堵,由于胶堵外表为截椭圆筒体,因而可使胶堵与上下水管道间的密封面积加大,从而取得更好的密封和闭水效果。试压或维修完后旋松螺栓,螺栓连同回升托圈上升,将活动塞提升以拆卸出本实用新型,以备再用。试压时,为防止压力水经螺栓和螺母的缝隙中漏出后,可能从回升托圈、顶垫圈与活动塞缝中溢出,可在顶垫圈下加一密封圈(图上未示出)。
实施例二参见图3和图4,胶堵18与实施例一的胶堵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为筒底中央孔不透。螺杆19的螺纹段朝上,光杆下部焊固有盘20多件,本实施例为2件,光杆下部和盘注固于胶堵内。螺母21与套筒22为一体,螺母拧入螺杆并使螺母下端面触及活动塞23后,将回升托圈24焊固于套筒上,这样,在拧松螺母的同时,螺母通过套筒和回升托圈连同活动塞一起回升,以便拆卸出本实用新型。活动塞内有通气孔25,以便在拧紧螺母时,锥孔内腔受压气体能外逸。
实施例三参见图4和图5,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为胶堵26外形为下部带锥的圆筒体,其余结构相同,功能及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参见图6,与实施例二的不同点为胶堵27外形为下部带锥的圆筒体,其余结构相同,功能及使用与实施例二相同。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密封和闭水效果更可靠;拆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柱,未经刘永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08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高频电灼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组合金属结构件的工艺装备